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睡眠障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指睡眠本身發(fā)生失調的疾病,如失眠和過度嗜睡;另一方面指在睡眠過程中誘發(fā)或發(fā)生的疾病,指睡眠期的各種異常的不自主運動和行為,如打呼嚕、夢游、睡驚癥等。 在睡眠障礙中,失眠是大多數(shù)人會面臨的問題,有的人因失眠而輾轉反則,深陷焦慮,也有很多人對此卻絲毫不在乎,認為失眠不需要治療,反而是多享受了幾個小時深夜的時間。
失眠絕對是一種病,得治!
對于大多數(shù)患者來說,失眠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現(xiàn),如腦腫瘤、腦血管疾病、癲癇、老年性癡呆、心衰等的一種癥狀,只是這些疾病有的已經顯露,有的尚未顯露出來。
且當人體內分泌情況發(fā)生變化,也容易出現(xiàn)焦慮等情緒上的問題,這些問題容易影響睡眠,睡眠又反過來影響內分泌水平,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另外,持續(xù)的睡眠障礙還可導致軀體和精神損害等不良后果。長期失眠還易誘發(fā)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等,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特別注意。
這些你以為能“補覺”的辦法,其實都沒用
喜歡熬夜、通宵的人往往會安慰自己:熬過這幾晚,睡他個三天三夜,就能把流失的精力補回來。然而人體這臺精密的儀器,可沒有這么好哄。
過后補償睡眠只能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無法彌補因缺失睡眠而對身體造成的損害。經常熬夜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的高發(fā),和身體免疫力的下降、人體衰老進程的加快等不良后果。
除了“補覺”,人們對于睡眠還有不少誤區(qū):
對晚睡黨來說,關燈后躺在被子里戳手機的時光總是格外愜意,即使過了12點也不著急,第二天晚點起來就行了。
即使睡眠時長一樣,晚睡晚起的睡眠效果也≠早睡早起。因為人體精力恢復的最佳時間在12點~凌晨1點之間,晚睡黨最好能在12點前就睡著。
平日工作繁忙的上班族總是喜歡在周六日多睡會兒,睡到十一二點起來是常事,但是很多時候,睡得時間長,醒來精神反而不好。
一般來說,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保證7個小時左右的睡眠就足夠了,老年人最起碼保證6小時。過長時間的睡眠會給人體帶來損害。
很多人認為飲酒有助眠的作用,雖然酒精可以麻痹神經,暫時起到幫助人入睡的作用。但若長期如此,會使人的神經對酒精產生依賴,當不飲酒時,就很難入睡了。
睡前建議:
1.白天要有規(guī)律的做一些有氧運動,如散步、快走、打太極拳等。睡前要避免劇烈運動及興奮性活動,并盡可能不說話。
2.沒有困意時不要過早上床,盡量在有困意時再上床。
3.不要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事情,如看電視、看書、玩手機、使用電腦、聽音樂等。
4.睡前1小時左右可以嘗試喝一小杯牛奶,它不僅有抑制大腦興奮的作用,還含有能使人產生疲倦感覺的作用。
5.不管前一晚睡眠質量及持續(xù)時間如何壞,第二天都要按時起床,避免第二天補覺、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