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以來,南方已進入高溫期,不少行人在路邊乘涼。而日前,武漢市一名11歲小女孩,因天熱,在武漢漢口發展大道黑泥湖交會處的二七長江大橋引橋下人行道上休息,不料一輛嶄新還未上牌的捷豹車,因視覺盲點,在轉彎停車時沒有看到旁邊地上的小女孩,直接將小女孩碾壓到車底致死。
請注意盲區,慢行車,做個有心人
如今我們所駕駛的車輛都有非常多的盲點區,如果一個不注意不小心,就可能帶來非常大的禍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盲點都藏在什么地方!
開車存在哪些盲區
1、前盲區
引擎蓋車頭前面看不到的地方,俗稱前盲區。造成汽車的前盲區有多個方面的因素,與車身、座椅高度、車頭長度、駕駛人身高等都有關系,如果不認真控制與前車的安全距離,很容易造成追尾事件。
2、后盲區
車輛后擋風玻璃下的盲區俗稱后盲區,是指從后車門開始向外側展開有大約30度的區域在反光鏡的視界以外,是指后車的車頭在前車的后車門附近時,前車的反光鏡里觀察不到后面來車,極易發生刮蹭和追尾事故。
3、后視鏡盲區
車輛兩邊的后視鏡只能看到車身兩側俗稱后視鏡盲區,也就是說車輛的后視鏡本身不能完全收集到車身周圍的全部信息時,極容易與后方來往車輛發生刮蹭。此時如若變更道路一定要打轉向燈,提醒周邊車輛,以免發生不必要的麻煩。
4、AB柱盲區
在轉彎時,如果車擋風玻璃前兩側的A柱較寬,那么寬的距離就會遮擋視線,這樣產生的盲區就大,如果柱子比較窄的話,那么盲區就小。B柱的盲區主要是在車身的右側,當車輛行駛中需要大角度拐到外側時,B柱會將前方視線遮住,這時候極有可能與右側正常行駛的車輛發生碰撞。所以在車輛轉彎,倒車時候速度一定要慢下來。
5、人為盲區
除了車輛本身造成的盲區外,還有一些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盲區,比如一些車主習慣在后擋風玻璃貼上顏色較暗的遮陽膜,或者一些女性駕駛員在前后擋風玻璃上懸掛毛絨玩具等等,這都造成了很大的盲區,一個壞的習慣,就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6、內輪差盲區
轉彎時,前內輪的轉彎半徑與后內輪的轉彎半徑之差俗稱內輪差盲區,也就是說車頭轉過去了,但車身還沒有完全轉過來,一般小車會產生接近1米的內輪差,大車會產生多達2米的內輪差。特別是一些大貨車,因為內輪差盲區過大,經常形成死亡地帶。在日常行駛途中,除了盡量注意自己的盲區之外,也要時刻注意別人的盲區,如果駕駛的是小型轎車,在看到大貨車轉彎的時候盡量保持兩米以上的距離,這樣貨車司機多數情況下都能從反光鏡里看到你,從而避開盲區,安全行駛。
7、燈光盲區
車燈的照射范圍有限,并且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燈都是隨車頭同步轉動的,因此會產生一個時間差,車燈沒有車輪轉動快,如果在晚間行車,這就會構成燈光滯后的燈光盲區。遠光燈對車前距離的照明效果很差,而車輛燈光太亮時,又會給對向的車輛或行人造成視覺盲區。所以夜晚行車車速要慢,在連續彎道的地帶,切記觀看仔細,減少危險。車輛行進中因為對向車輛燈光太亮而造成的視覺盲區,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哪些地點容易出現視覺盲區
1、綠化帶附近
因視覺盲區而發生的交通事故,地點大多數在綠化帶附近,一方面因為車輛行駛軌跡發生變化時,旁側車輛沒空間讓路,另一方面是綠化帶阻擋了一部分行車的視線。如果開車到這里時,一定要放慢速度,切忌猛打轉向、猛掉頭的操作,必要時可用喇叭、閃燈等方式進行提醒。
2、長段上坡路頂端
遇到長段的上坡路時,一般車主都要加足油門來上坡,但是很多人在到了坡頂時沒有把車速控制好,這時很容易發生追尾、撞人等事故。上坡頂端由于視角問題,這時駕駛員、騎車人很難看到對面的人和車,稍有不慎很可能發生危險。因此開車上陡坡時切勿猛踩油門,應控制好車速,臨近坡頂時盡量不要超車,以免發生危險。
3、大車附近
我們在擁擠的路上經常能看見小車貼著大車超車、騎車人貼著汽車行駛等情況。一旦發生危險,當大貨車駕駛員遇到緊急情況需要避讓時,人的反應往往是先避讓后觀察的,這時候在大車另一側的你很可能就“躺槍”了。要避免這種情況很簡單,綠燈時讓大車先起步,等它們大半越過斑馬線后,再加油起步超越大車。
以上是小秘總結的一部分盲點,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請熟悉自己的車輛。事故雖小,危害卻大,解決小事故所浪費掉的時間也很寶貴,再次提醒廣大車主,慢點開車,別太忙!
內容來自微信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