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傍晚的過路車順利從嵩山來到洛陽,我在當晚八點到達在龍門石窟附近預定的住宿。話說,來到河南,我最直觀的感受有四:1.人文景觀與自然遺產眾多,不花一周時間來看看會覺得遺憾;2.這兒的人都很熱情,比如導游、酒店老板、路人等,讓我感受到了河南人的熱情與淳樸;3.這兒很多有名的景點對教師都有半價優惠,這是至今為止在其它地方還沒有體驗到的“殊榮”;4.住宿實惠,即使靠近景點,住宿并不貴,都有獨衛,環境尚可。
總而言之,行到此處,我想先給河南一個大大的????
第二天,我將斜挎包放在住宿老板這兒,說好下午兩三點再來取,便直奔龍門石窟。
天高云淡,陽光明媚,還沒走進景區就遠遠看到“龍門”霸氣的北門,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快步走到門前,還讓門前的游客幫我拍了張照片。
之后,我當場買好半價票,踏上去往龍門石窟的必經之路——龍門古街。
在此,我并未多作停留,只想著盡快一睹石窟的芳容。要知道,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是“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再問問度爹得知,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生于此(古街有好幾處可以拍躍龍門的照片);其石窟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盛于唐,終于清末。歷經10多個朝代陸續營造長達1400余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現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余尊,建造時采用了大量彩繪,今大多已褪色。其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如今參觀點主要有武則天根據自己的容貌雕刻的盧舍那大佛(位于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居易墓。而我則一一參觀,計劃用時4小時。
走在路上,說不出的暢快;盡管此時陽光強烈,但依舊阻擋不了我如風的行速。
約走了一公里,我終于來到伊水河岸,心里卻想著怎么還沒看到石窟。而近處的楊柳依依,河對岸的香山寺,迎面吹來的夏日涼爽的風,暫使急切的我放緩速度,靜心感受當下的一切。
崢嶸兩山門,共挹一水秀——停駐在伊水河畔,眼前一片開闊;而在千年以前,這里只有龍門山,洪水泛濫,而后大禹帶領眾人鑿開此山,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東山、西山。
慢慢前行,沿路有見牡丹花石、梅花石,還有個別小景觀。而后,我終于看到心心念念的石窟啦,先給大家比個“耶”(見石窟比“耶”圖)!
眼前這些石窟就足以讓人停駐細看。沿階梯而行,登高四望,天地更顯遼闊!
緊接著,慢緩慢前行,一一觀賞各種大小佛像,隨后我來到盧舍那大佛面前。此時此刻,我不得不再次贊嘆古人的巧奪天工!怎一個高端壯觀了得!
盧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則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通高17.14米,梵語“盧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輝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陽神信仰而來。其是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整體設計最嚴密、規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稱,被國外游客譽為“東方蒙娜麗莎”“世界最美雕像”。而在2022年8月2日,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經過數月“大修”后真容再現。
因此,我們眼前所見的完整的佛像大多是后天修復而成,畢竟因千年來的自然腐蝕或人為偷盜而損壞了不少。
余下景點,我就不一一寫啦,直接上圖!
總而言之,來河南,你一定要來洛陽;來洛陽,你一定要來龍門石窟:
石窟半開半掩門,石佛半倚半依壁;
石窟千年猶自在,人事幾度到來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