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進12月,考研的壓力就會莫名大很多。很多小伙伴對自己很失望,覺得現(xiàn)在實驗設計還寫不好。
別擔心,最后的一個月仍有很大的提分空間,關鍵是邁出安全區(qū),讓自己遇見問題,從問題中汲取教訓、總結答題經(jīng)驗。
我們復盤了第一期【實驗設計橫行營】1000名同學的實驗設計,總結了55%的同學會犯的錯誤,分享給突破實驗設計的你。(為保證第二期的學習效果,已做案例替換)
純實驗設計類
如果你遇到了純實驗設計題,多半老師會給你來一道多因素實驗設計題,學姐建議你謹慎答題,小手一抖,10分溜走!常犯的錯誤如下:
1. 自變量找不全或把兩個自變量混在一起重要程度:★★★★★
案例:IQ和EQ哪個更能預測成功(北大347,2015)
以下答案:
----------------------------------------------------------
多數(shù)同學的答案:自變量一(智商,情商)
參考答案:
自變量一:智商(高,低)
操作定義為,選同一學校同一專業(yè)大四畢業(yè)生300名,用韋氏成人智力量表測量,將分數(shù)按照從大到小排列,前27%高低分組,后27%為低分組。
自變量二:情商(高,低)
操作定義為,選同一學校同一專業(yè)大四畢業(yè)生300名,用巴昂情商測驗,將分數(shù)按照從大到小排列,前27%高低分組,后27%為低分組。
----------------------------------------------------------
這道題目相對是比較難的,很多同學拿到題目甚至無法寫出自變量的名稱,更難下好操作定義,而正是缺少這種題目的練習和積累,才讓你與他人拉開了分數(shù)的差距。
答純實驗設計題,研究方法板塊是最重要的板塊,而自變量及其操作定義更是重中之重!自變量選錯,實驗設計的類型、統(tǒng)計方法的選擇等一系列就都錯了,整個實驗設計你或許只能拿5分。
2.統(tǒng)計方法和實驗設計不對應
重要程度:★★★★
學員案例:實驗設計類型:二因素被試間設計
統(tǒng)計方法:兩因素完全隨機區(qū)組方差分析
以下答案:
----------------------------------------------------------
參考答案:
實驗設計類型:2*2的被試間設計
統(tǒng)計方法:二因素完全隨機方差分析
----------------------------------------------------------
學員判斷的實驗設計類型是相對準確的,但是統(tǒng)計方法記錯了,就會被扣掉10分左右。在進行實驗設計的練習中,需要做好實驗-統(tǒng)計的對照總結,避免失誤。
確定統(tǒng)計方法跟實驗設計類型、自變量個數(shù)及水平、實驗數(shù)據(jù)類型三個因素有關,給大家一個參考,先自己做個總結:
(實驗設計橫行營課程資料)
實驗設計+范式類
實驗設計+范式類型題,可能會直接在題目中,要求你使用具體的范式進行實驗設計;也可能考你一個注意或者記憶的實驗,從題干中暗示你要用到實驗范式。考察你對各類實驗范式的掌握情況,以及實驗范式的應用。1. 實驗設計中,沒有應用范式重要程度:★★★★★
案例:假設現(xiàn)在你要使用Eriken的側翼范式對執(zhí)行控制功能隨著年齡的變化特點做一個研究,請你給出實驗設計的方案,并說明自變量與因變量,及其操作定義,以及額外變量的控制,實驗流程、假設,可以使用的統(tǒng)計方法與對數(shù)據(jù)結果的預測。(中科院347,2017)
學生:側翼范式……不知道呀
側翼范式:
Eriksen 側翼效應指的是當被試判斷居中的目標刺激時,他對目標的反應在雙側的干擾刺激與目標刺激指向相反的反應時,要遜于他對雙側的干擾刺激與目標刺激相同的反應。
原理:在空間探索和辨別任務中,當目標刺激呈現(xiàn)的空間位置與正確的反應鍵位置一致的時候,反應時明顯小于它們他們不一致的情況(例如對出現(xiàn)在右側的刺激,按左鍵反應時明顯慢于按右鍵的反應)。這種空間維度的刺激-反應的同側化效應被稱為刺激反應一致性效應。
實驗流程:
屏幕中央先呈現(xiàn)一個“+ ”作為注視點,持續(xù)1000 毫秒,隨后呈現(xiàn)目標刺激,即中央箭頭和左右兩側各兩個側翼箭頭。中央箭頭的朝向可能與兩側箭頭的朝向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被試對中央箭頭的朝向進行判斷,忽視兩側箭頭的朝向,要求反應既快又準。一致和不一致試次數(shù)量各半,隨機呈現(xiàn)。
從題目中,我們不難看到實驗設計、實驗過程是經(jīng)典范式里最重要的部分。
范式的數(shù)量多,不好記,按照重要程度:記憶>注意>學習>動機>情緒>思維>感知覺。
因為每個學校的參考書不同,書中差異最大的就是實驗范式,要做好對實驗范式的總結。
實驗設計+材料類
實驗設計+材料類的題目,變化比較多,有可能直接給你一個有問題的實驗設計,讓你找出問題并進行分析闡述;也可能跟統(tǒng)計做結合,給你一個方差分析的表格;或者給你一個文獻,要你從文獻中提煉信息。
這可以說是一個更綜合的題目,常見問題有:
1. 審題不細,答非所問。重要程度:★★★★
材料問題:你是否認可研究者的結論?如果不認可,你認為還需要再設置怎樣的實驗條件才可以用來驗證這個實驗假設?
部分同學作答:不認可,我認為還需要設置以下實驗條件,才可以用來驗證這個實驗假設。
1.實驗設計內(nèi)容:2*2多因素混合設計
2.自變量……
答題建議:這道題考察的是你對于實驗條件的分析,而不是讓你寫出整個實驗設計。可以從實驗假設開始分析,明確需要添加的實驗條件,指出之前實驗中遺漏的問題,論證你所添加實驗條件的結論。
實驗和材料結合,不止考你能否完整的寫出一個實驗設計,還會設置不同的小問題,考你對實驗設計的理解。所以審題非常重要,要想清楚出題人在考你什么。
2. 沒做好實驗設計與統(tǒng)計結合的準備。重要程度:★★★★
案例:
1. (2)請用條形圖或柱形圖來表示可能得到的結果。(南京大學學術,2016)
2.……方差分析表明,各因素的主效應顯著,其中一個因素的方差分析結果為F(1,15) = 20.598,p<0.001;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顯著。
(3)根據(jù)方差分析結果和下圖,說明所能得到的實驗結論。(312,2016)
3.三組被試對三種不同顏色的判斷實驗設計,根據(jù)表格給出的內(nèi)容回答問題。
(1)該實驗設計屬于那種實驗類型
(2)該實驗設計一共有幾個水平?
(3)計算并寫出表格中(1?)(2?)(3?)(4?)四個空格的值(請寫在答題卡中)
(4)該實驗使用的是哪種統(tǒng)計分析方法?
(5)該實驗結果最終結果差異顯著情況?(蘇大347,2016)
答題建議:
這類題難點在于題型變化比較多,第一次遇到容易懵,要抓住3大重點:
1.掌握好統(tǒng)計結果圖表的幾種形式(文獻里的三線表、條形圖、柱形圖),能看、能畫、能分析。
2.掌握好統(tǒng)計方法里的主要計算公式。
3.做好實驗-統(tǒng)計的對照總結
如果在練習中,遇到實驗設計+文獻這樣的材料題,這有一個學習技巧:一般這類題,都是老師選取已發(fā)表的文獻,你可以利用知網(wǎng)檢索到原文獻,就可以很清晰的還原出整個實驗設計的全貌,在還原的過程中,逐步明確如何提取關鍵信息。
--------------------END--------------------
我是專注心理學考研的學姐,以上是我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