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血尿酸降至正常了,痛風怎么還反復發作?”
“我都吃素兩個月了,痛風卻還是反復發作,為什么?”
“治痛風都治了好幾年了,還是反復發作,怎么辦?”
“反正痛風要反復發作,干脆懶得治了!”
……
痛風之所以讓人“聞風喪膽”,和以下兩個原因不無關系:痛風之痛,讓人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痛風反復發作,讓人“欲罷不能”、難以忍受。尤其是血尿酸恢復正常的病友們,如果不知道這時候痛風反復發作的原因,真的會懷疑藥、懷疑醫生,懷疑自己、懷疑人生……
那么,痛風反復發作主要有哪些原因呢?老趙為您總結如下:
痛風的根本原因是患者體內的高尿酸,為什么尿酸高?最常見的原因是嘌呤代謝異常或尿酸排泄減少。痛風也因此分為兩種類型:
有些患者認為靠食療就可治愈痛風,人體外源性尿酸僅占20%,限制嘌呤的攝入量對痛風患者十分重要,但也僅能解決部分尿酸生成過多的問題,更并不能解決尿酸排泄減少的問題。而超過80%的痛風患者,都是排泄減少型。這就是有些人沒有吃高嘌呤食物也會得痛風,有些患者嚴格控制飲食痛風還是發作的原因。
很多患者雖然在治療痛風,但并不監測尿酸值,不知道應該治到哪種程度才算是達標。痛風雖無法根治,但可以做到臨床治愈,標準如下:
把尿酸值降到300umol/L以下,把關節腔內的尿酸鹽結晶溶解和去除,并把血尿酸水平長期維持在這個水平。
有些患者會說,男性的血尿酸正常值上限是420umol/L,我把尿酸降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但尿酸在血液中的飽和值是400umol/L,降到這個程度還是會有尿酸鹽析出。所以控制痛風,一定要把血尿酸值降到目標值以下并長期保持,才能有效減少痛風復發的幾率,同時有效預防和控制痛風的相關并發癥。
在總結大量臨床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我們建議有痛風發作的患者,把血尿酸降到300umol/L以下并保持,對于無痛風發作或只發作過一兩次的患者,把血尿酸降到360umol/L以下并保持。
有不少患者,血尿酸剛一達標,甚至疼痛癥狀一消除,就自行停藥!問他為什么不繼續服藥,他說不痛了、血尿酸正常了那就是病好了!是這樣嗎?
痛風不痛代表急性期炎癥消下去了,但不代表患者體內的尿酸值恢復正常,只要高尿酸還在,尿酸鹽結晶就會不斷的沉積到關節中,一旦有了誘發因素,痛風很容易就會發作。如果長期只止痛不降尿酸,治標不治本,很容易長出痛風石,甚至患上痛風性腎病等并發癥。
血尿酸水平正常,代表的僅是血液中的尿酸濃度恢復正常,但沉積在關節腔內的尿酸鹽結晶可能依然存在。這時候可詢問醫生是否可以減藥,而不能立即停藥,否則血尿酸濃度一回升,很容易誘發痛風發作。
采取規范的治療對患者十分重要,如果一邊服藥治療一邊大吃大喝,那再好的醫生、再好的治療方法,面對痛風也只能束手無策。
有些患者為了盡快降尿酸,一上來就大量服用降尿酸藥或者幾種降尿酸藥同時服用,甚至在急性期就這么做,降尿酸時機不對、降得太猛也會導致痛風反復發作。
大劑量的降尿酸藥進入患者體內后,血尿酸濃度迅速下降,導致血液和關節腔內的尿酸濃度差異懸殊,沉積在關節表面的尿酸鹽結晶脫離釋放,又造成血尿酸濃度上升,反而容易誘發痛風發作。
所以,降尿酸也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在急性期,醫生會采取抗炎止痛治療,患者千萬別自作聰明服用降尿酸藥,否則不但炎癥消不下去,反而加重病情。
前文我們提到了,痛風臨床治愈的準中有“把關節腔內的尿酸鹽結晶溶解和去除”這一條,當我們的血尿酸值達到正常了,要多長時間尿酸鹽結晶才會溶解呢,這個過程又是怎樣的?
一般把降尿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時間線因人而異,僅作參考):
所以我們看到,在血尿酸值剛達標的前三個月內,痛風非常容易復發。這時期,在堅持治療的基礎上,要盡量避免高嘌呤食物、含酒精或果糖飲料、過度勞累、過量運動等危險因素的刺激,不給痛風復發的機會。在血尿酸達標后的一年內,如果痛風復發,很可能是關節腔內的尿酸鹽結晶還處于活動期,患者不必緊張著急,到醫院一查便知究竟。
這5個導致痛風反復發作的原因中,前4個大家千萬要規避。其實如何對付痛風,說起來還是老幾樣,堅持規范的治療、定時監測尿酸值、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多喝水等,大家都知道該怎么做,但關鍵還是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