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為自己創造被充分利用的機會
我們常說“業績就是尊嚴”,業績來自哪里?常規的思維一定是脫口而出“能力”,但如何準確地評價一個人的能力呢?有誰來評價最合適呢?答案只有一個“被利用過的人評價是最客觀的”。
我們也常聽人說“我很有能力,我很有水平”,若再問他“你如何證明自己的能力呢?”他一定會說“我在xx公司就干出了xx業績,不信你可以去問問”,明白了吧,能力只有被利用過才能被發現,永遠沒有被利用過的能力就不叫能力,那么,如何讓自己的能力被充分利用以得到客觀的評價呢?如何為自己的能力被充分利用創造機會呢?
作為職場人士,自身有沒有能力,能力有多大,能力有多高,不是自己說的,而是被利用的人說出來的,能力只有得到了被利用,才找到了“評價”的秤砣,所以一定要找到一個可以發揮能力的平臺,才能徹底證明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有“多重”。
那么,找到了平臺,能力就能得到被充分利用嗎?肯定不是,因為能力能不能被得到充分利用,平臺是一方面的因素、領導是一方面的因素、團隊是一方面的因素,但這些都不是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為自己的能力被充分利用創造機會,有一篇職場勵志與成長文章《最狠的職場報復》值得大家拜讀。
所以即使找到了平臺,能力也未必有機會能得到發揮,能力也未必有機會能被利用,能力也未必有機會能得到客觀公正評價,怎么辦?只有自己把握機會,只有自己創造機會,通過以下十二種方式讓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被認可,才會一步一步被委以重任,才會一步一步被得到信任,才會一步一步被得到淋漓盡致發揮的機會,否則就會出現“懷才不遇”的境況;
作為職場人士,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情況:“你給我多少錢,我就出多少力”或者“那么努力干嘛?那么有激情值得嗎?那么有干勁值得嗎?”或“老板都開豪車了,可我們呢,算了,別傻了”……,一旦有這樣的思想,就必然會讓自己的內能停止發揮,甚至出現惡性循壞,越抱怨、越牢騷、越停滯必然就會讓領導越討厭,最終領導只好“拋棄你”,找人“替代你”。
所以,作為職場人士,一定要想方設法讓自己的能力有機會被利用,一定要為自己的能力創造被充分利用的機會,不要遮掩自己的能力、不要隱藏自己的能力、不要在自己的能力上耍小聰明,怎么辦?請按照以下給予的十二種建議為自己的能力創造被利用的機會。
01. 忠誠就是提升自己
職業忠誠,首先要對自己的工作忠誠: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嚴守與工作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自律自己的職業行為與職業形象,不斷學習業務知識與技能,知行合一,讓自己的職業業績逐漸提升;其次是忠于自己的部門:對自己的領導要忠,對自己的同事要忠,忠并不是老好人,忠并不是人緣好,對待領導—全力以赴執行領導的要求,積極主動向領導反饋工作,總結工作、發現不足、實施改進,客觀公正向領導提出工作改善建議,不因自己給領導工作開展帶來麻煩與障礙;對待同事—樂于幫助同事,真誠與同事一起分析其不足,幫助同事完善不足,與同事共享、共進、共贏,不因自己給同事的工作制造麻煩與障礙;第三忠于公司:不背叛公司,不傳播不利公司的言語,不占公司的便宜,尊重和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在公司的每一分鐘都要站好崗、履好責。
02. 敬業就是尊重自我
一個人努力工作是為了酬勞,但酬勞絕不是努力工作的唯一目的,工作是自己選擇的,平臺是自己選擇的,所以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負責的表現就是尊重自己的選擇、珍愛自己的選擇、摯愛自己的選擇、敬重自己的選擇,所以在自己選擇的平臺上全力以赴拼搏,不斷增值服務,不單單是為公司貢獻自己的能力,更是讓自己在工作中得到了真正的成長,逐漸讓自己在公司不可替代,才是真正的敬業。
03. 讓自己成為自燃型的人
任何一家公司,任何崗位,都有相應的分工職責,即使某些公司沒有明確的崗位說明書,但作為一名職場人士,必須要自己搞清楚自己的崗位職責、領導的要求、自己崗位的工作標準、與自己相關的規章制度與規范,在公司的每一天,嚴格按照自己的崗位職責主動開展工作,不要等領導說才行動,不要等領導催才開始,不要等領導疑才察覺,不要等領導煩才出發,讓自己每一天都成為“自然型的人才”,而不是讓自己變成“永遠點不燃的人”。
04. 敢于擔責
每個崗位都有責、權、利,所以作為職場人士,不能只擁有權力,不能只分享利益,而不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在公司擁有多大的權力、享受了多大的利益,就必須承擔多大的責任,責、權、利永遠不可分割,有責但無權利就是打壓、就是自我解散,有權利但不擔責就是腐敗、腐爛。
所以,不要羨慕別人的權限,不要仰慕別人的利益,而要用心看到別人所承擔的責任,用心思考、用腦做事、砥礪前行,做好本職工作、擔好本職責任、不推諉、不扯皮。
05. 比業績、講效率
在工作崗位上,要學會規劃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計劃(比如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提交領導備案,嚴格執行自己的工作計劃,讓自己的工作計劃變成工作成果,讓自己的工作計劃成為工作業績,業績就是自己的尊嚴,業績就是自己的臉面,效率就是自己的立足之本,效率就是自己逐步成為不可替代的爬梯。
在工作崗位上,不怕沒有能力,最怕就是態度不端、行為不正、心態不好,從而導致“工作拖延癥”。
06. 重結果、思過程
任何一個公司的領導,都是非常注重工作結果的,不論你工作過程熬了多少個夜晚、起了多少個早、流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但始終沒有一個完美的結果,始終拿不出工作績效,在職場上都是沒有尊嚴的,都是無話可說的;
所以,在執行工作過程中,要學會思考、學會謀劃、學會總結、學會調整,勤用腦、善用心、巧用身、回頭看,不要學老黃牛低頭耕地,只知賣死力、賣傻勁,結果被鞭子抽、被主人罵。
07. 會溝通、善溝通
不論工作,還是生活,都離不開溝通,沒有溝通一切事情都是枉然,尤其在職場上,一定要學會溝通、用心溝通、真誠溝通、善于溝通,不要出現“你不問,我不說;你問了,我不吭;你問了,我說不明”;尤其是對待自己的領導匯報工作時,一定要做到“你不問,我也說;你問了,我說得明”,讓自己成為工作溝通過程中的“環保者”,而不是工作溝通過程中的“污染者”。
08. 重團隊,輕個人
不論在什么公司,最好不要搞個人崇拜主義,不要拉幫結派,不要搞小團伙,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所以要把自己徹底融入到團隊中,遵守團隊工作規則,尊重團隊成員,不隨意插手別人的工作,不隨心干預別人的工作,可以針對別人工作的不足和不到位,委婉給予建議和提醒,以讓團隊取得更好、更高的業績。
在團隊配合中,讓自己的長板充分發揮,與團隊的長板充分融合;規避自己的短板,幫助同事補長短板,唯有如此,才會讓自己得到的更多,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09. 樂觀進取
人有新陳代謝,公司有新老替代,所以不要讓自己躺在過往的功勞簿上,而要隨著公司的前行、市場的發展、行業的優化、競爭對手的提升、客戶的進步、政策的優化等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具備真正的“學習力”,唯如此,才會讓自己在企業前行的這趟列車上不被送下車,才會讓自己在企業前行的道路上不掉隊。
10. 做事高調,做人低調
人,可以沒有才華,但絕對不可以傲才,這就是才高不自傲的道理,所以不要在公司總是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不要在公司總是給人一種“舍我還有誰”的感覺,不要給領導造成一種“舍我你能有誰”的認知,而要在工作上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內心才華、讓自己的內心能力轉變成完美的工作業績才是職場王道。
11. 為公司節約
公司就是公司,公司的每一分利潤都來之不易,所以作為公司的一份子,要想方設法為老板節約成本,幫助老板實現“降本增效”,而不是抱著一種“家大業大浪費一點沒啥”的心態,更不是懷著一種“占便宜”的做法,更不能抱著“不就是遲到了一會兒呀,不就是早走了一會兒呀,有這么嚴重嗎”的心態,更要學會自律,絕對不能有“借公司做私事”的行為,所以哪怕是一張紙、一升油、一支筆、一個小禮品、一分鐘時間,都要做到按制度辦事,不要出現“隨心、隨意、隨性”的工作行為,更不要因為自己的特殊身份或特殊位置而忘記了職場規則,因為老板的錢也是錢,也是來之不易。
12. 知恩、懂恩、感恩
也許如今的公司不能滿足你了,也許如今的領導讓你不滿意了,也許如今的平臺不能滿足你了,盡管如此,也要學會知恩、懂恩、感恩,哪怕有一天你離開了,一定要做到“光明磊落地入職,光明磊落的離職”,千萬不要出現“不清不楚”的結果。
在公司一天,就不要說公司的壞話,就不要散播對領導不利的語言,就不要經常性地抱怨、牢騷,要多想想當初的選擇都是自己選擇的,說公司的壞話、散播不利領導的語言就是等于是對自己的當初選擇不負責;沒有這個平臺,真有可能就沒有你的今天:公司給了你東山再起的平臺、領導給了你施展才華的機會、工作給了你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同事給予了你配合、客戶幫助你創造了業績、對手讓你看到了距離、批評者促使你趨向完美。
哪怕有一天離開了公司,更不能說不利公司的語言,更不能有任何不利公司的行為,哪怕是當年曾批評過你的領導、當年曾指責過你的同事、拒絕過你的客戶、有過矛盾的同事,都應該感恩遇到他們,沒有這些工作中的挫折,就不可能有你工作中的學習動力與進步機會,所以要讓自己做到:感恩批評過你的人、感恩鞭策過你的人、感恩對你直言不諱的人、感恩曾督促過你的人、感恩時刻提醒你的人、感恩讓你反省的人、感恩所有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