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近視的發病率增高及低齡化現象突出,高度近視問題也日益凸顯。高度近視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高度近視患者比近視患者發生眼底病理性改變的風險增加,其并發癥會對視覺質量造成嚴重影響。2021年CCCRS會議上,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王勤美教授闡述了高度近視綜合矯治的相關內容。
慎重其事——談高度近視的危害
我國已成為近視大國,呈現發病人數多、發病時間提前、病程進展快、高度近視占比高等特點。近年來,近視發病率明顯升高,引起了包括國家領導人、眾多眼科專家、學生家長等多方面的重視,近視防控已成為國家戰略,力爭實現四個目標:
1.通過篩查發現尚未近視的人群,采取有效的預防方法,杜絕近視發生,這是近視防控的關鍵;
2.對于已經發生近視的人群,輔助相關防治措施,延緩近視發展進程;
3.阻止近視向高度近視發展,降低高度近視在近視人群中的比例;
4.減少因高度近視引起的眼部病理性變化及失明。
近兩年來,溫州市域近視防控篩查的數據顯示,110萬名小學至高中人群中,其中8%是高度近視患者,如按等效球鏡計算,則有12%是高度近視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預計每次對同一批人群進行統計,高度近視患者占比還會增加。近視度數多少屬于高度近視呢?近視度數達到600度及以上,稱為高度近視。其常見危害如下:
1.眼部病理性改變。高度近視不全是病理性近視,但大部分高度近視患者會出現眼部病理性改變,如眼軸增長引起眼球壁拉伸、眼軸拉伸出現近視弧形斑、后鞏膜葡萄腫、黃斑劈裂、視網膜脫離、眼底出血、玻璃體混濁等。
2.視力矯正困難。中低度近視視力矯正可達到1.0及以上,高度近視患者視力矯正可能多數達不到1.0。
3.近視度數持續增長。近視進展一般在患者18歲時趨于穩定,但高度近視患者度數進展不受年齡限制,隨著年紀增大,近視度數還可能不斷增加。
4.高度近視發生的年齡越早,后期近視度數越高,病理性變化也越嚴重。
5.高度近視可引起視網膜反復脫離,嚴重者導致失明。
所以近視防控要特別重視,高度近視防控及矯治是重中之重。
抽絲剝繭——析高度近視防治要點
高度近視危害極深,哪些防控措施可以減緩、阻止高度近視的進展呢?
一、多進行戶外活動和看遠;二、減少近距離工作時間和任務;三、醫學干涉。
醫學干涉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非手術方式,精準驗配。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的精準驗配,以幫助患者獲得清晰視力,更好的適應工作、生活及學習。同時也是控制近視進展的基礎。
2.施行后鞏膜加固術。又名后鞏膜兜帶術,可有效阻止眼軸增長、防止眼底病變繼續變差。該手術屬于外眼手術,增加眼底血液供應,能改善后極部眼底狀態,病理性改變好轉,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可阻止眼底病理性變化繼續進展,減緩失明趨勢。
3.手術矯正近視。手術矯正包含以下幾種方式:
1)部分高度近視患者可選擇三種“無刀”角膜激光手術中的任一種進行視力矯正。
2)若部分高度近視患者度數較高、和/或角膜薄,則考慮行內眼手術。手術風險雖然比眼表手術稍多一點,但均在可控范圍內。手術中需防止并杜絕感染,術后需控制好眼壓。內眼手術也是快速、有效矯正視力的一種方法,將類似隱形眼鏡的軟材料鏡片直接放到眼球內,固定好位置,有時術后效果及清晰度比眼表手術還好。許多患者行內眼手術后,最佳矯正視力比術前提高兩行左右,受益非常大。此類內眼手術具有效果穩定、鏡片度數不變、鏡片使用多年和可逆的優勢。
3)若高度近視患者度數偏高且相對年齡較大,如40歲以上,則也可以考慮使用人工晶狀體置換患者自然晶狀體,稱為人工晶狀體置換術。手術需重點考慮度數和散光的影響、看近的需求,高度近視患者中約有1/3伴有散光,故治療高度近視的同時要精準矯正散光。如果眼部條件和患者經濟條件許可,可以考慮植入多焦點人工晶狀體,能兼顧患者的視遠、視中、視近的需求,相當于一個手術同時解決了高度近視、散光、白內障和老化4個方面的需求。
4)若高度近視患者伴有內斜視,手術時可將患者斜視問題一并解決。
其他注意事項:
1.術后需要一個恢復過程,后鞏膜加固術術后間隔一個月以上,才可行矯正視力的相關手術,或選擇配戴隱形眼鏡等其他方式矯正視力。
2.高度近視患者不管是否接受后鞏膜加固術治療,都需要定期進行眼底檢查。高度近視患者易出現病理性變化及視網膜脫離等,建議一年復查一次。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這是一整套的高度近視綜合處理方案。
3.若近視患者18歲時,近視度數保持在中低度,后期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化;若近視患者18歲時,度數已經達到高度近視標準,則隨著年齡增長,度數很可能繼續增加。
王教授強調,因高度近視的病程有可能一直進展,故高度近視更應及時就診,積極防治。
舉例發凡——論白內障合并高度近視診治
對于中老年白內障合并高度近視的患者,兩種疾病均是人工晶狀體置換術的適應證,故考慮進行人工晶狀體置換手術,一舉兩得。同時要注意手術與單純白內障或單純近視的人工晶狀體置換術有所不同。高度近視患者眼球壁較薄、容積較大、懸韌帶松馳,手術時需格外小心謹慎。進行人工晶狀體置換手術時,若選用單焦點人工晶狀體,對應術后看遠、看近的不同方案,術者給患者預留的度數也不同;若選用多焦點人工晶狀體,則視遠、視中、視近三者可兼顧。多焦點人工晶狀體有其手術適應證,不是所有的白內障合并高度近視的患者都適用,需要醫生根據檢查結果和臨床經驗進行分析判斷。當然對于不適用多焦點人工晶狀體的患者,亦有對應的單眼視技術方案,設計兩眼術后保留不同的度數,但差距不大,使優勢眼看遠處清晰,非優勢眼看近處清晰。雖然兩眼度數不一致,但患者術后是雙眼視物,上述設計使患者雙眼視物時,視遠、視近都清楚舒服,滿足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的需求。故圍手術期需要有高度近視的一些理念和技術。
行遠自邇——述溫州近視防控模式
在教育部和衛健委的指導下,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在近視防控中承擔了重要任務,研發出一系列的規范操作和篩查模式。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瞿佳院長帶領下,相關團隊已建立篩查體系,一年進行4次篩查。現篩查一遍溫州市區里110萬名學生,只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該篩查體系由一個系統平臺和兩種設備等組成。設備由政府通過惠民計劃“明眸皓齒工程”招標采購,統一放置到學校,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負責培訓所有相關學校的教師。需要統一篩查時,經過培訓的教師使用設備進行數據采集,采集到的數據自動傳送到系統平臺,不可人為修改。與現有大多數篩查系統相比,該系統省錢、可及、效率高、數據準確、不可修改,實現了數據采集的目標和價值,溫州篩查模式現在逐漸向全國推廣。除近視篩查外,還有第二項艱巨任務——近視防控,如何控制近視人數和近視度數不再增長,相應的防控措施和整套方案也在進一步研發、完善。
近視防控是大事,從篩查到防控,最后到高度近視處理,一系列防控方案是配套的。整個眼科專業包括視光行業,大家一起努力。所有人,不僅僅是醫生,包括家長、學生和學校、政府等多機構,都要參與其中,知道近視防控有哪些環節,完善每個環節,共同完成這項浩瀚工程,最終降低近視率,逐步提高兒童青少年眼健康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