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十分燦爛的文化,國力一直遙遙領(lǐng)先,更是建立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東方體系。很多國家仰慕中華文化,如當時的朝鮮半島,北方游牧民族,還有日本等等。而下面這個小國更是直接,全面學習中國,甚至女子爭相為漢人產(chǎn)子,此后更是強大了上千年。
這個國家就是漢代時期西域的龜茲國。在《漢書》中就有記載,龜茲國離長安7480里,人口8萬,可以說是一個小國。而且龜茲國此前一直跟隨匈奴人,因為,匈奴人的草原離龜茲國太近了,隨時就能殺到城下。但是,龜茲國后來徹底倒向了中國,而且是誠心的。
主要的轉(zhuǎn)折點就是漢武帝時期,貳師將軍李廣利率10萬軍隊西征大宛國,去搞汗血寶馬。當時的大宛國那是西域最強大的國家,比龜茲國不知道強多少,但是,面對10萬大軍,別說龜茲國,連大宛國也看傻了,他們立國幾百年也沒見過這么多人。不用漢軍動手,大宛國的貴族直接將國王殺了,投降大漢。
而在一旁的龜茲國看的更是心驚膽戰(zhàn),尤其是龜茲國王,到此時才看到跟大漢相比,匈奴此時就是個小癟三,此后開始徹底臣服漢朝,而且開始學習漢朝。據(jù)《前漢書·西域傳》記載,在公元前65年,當時的新任龜茲國王親自帶隊,跟陳奐生上城一樣,見識了大漢的偉大,廣闊和富庶。這一次的考察對龜茲國王的沖擊有多大,無法評測。
但是史料記載,這位龜茲國王回國后,立刻全盤學習中國,規(guī)定全國穿著漢服,而且宮廷建設,制度等更是全面學習漢朝。當時國王的意思是,要把自己國家變成小漢朝。但是畢竟龜茲那是突厥血統(tǒng),穿著漢服,使用中國禮儀都不太像那么回事,而且最主要的是人種越看越不像。
國王很是擔心,于是一個想法出來了,換種,于是下令國中單身或者未婚的女子,優(yōu)先找漢人生育。當時在絲綢之路上的漢朝商人,還是有在西域的漢朝軍人成為爭奪的對象。此后大量的混血兒誕生,而國王看到后,說了一句“我們越來越像漢人了!”這個史料記載在《前漢書》中,可謂十分的真實。
而且龜茲全面學習中國后,國力大增,土地不斷增長,此后國土東起輪臺,西至巴楚,北靠天山,南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成為西域最強大的國家。而且對中國十分仰慕,一直到宋朝時期,只要是中原新王朝建立,他們都第一時間去納貢稱臣。而宋代西夏阻隔了這個道路,而且宋朝實在是太慫了,這才使得龜茲有所逆反。但是好在后來的明朝,清朝繼續(xù)收復,龜茲至今還留在了中華版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