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冬悅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系是什么樣子?
我想,最好的關系,其實就這一句話:隨時可以打擾。
所謂隨時可以打擾,就是不管什么時候,只要你想找他,隨時都可以給他打電話或者發信息,而不會糾結該不該,對不對,好不好。
回想一下,在你的通訊錄里,有幾個隨時可以打擾的人?
不用說,一定很少。因為哪怕是父母、兄弟姐妹,也未必隨時可以打擾。畢竟有些事、有些煩惱,最不想讓親人知道。
隨時可以打擾的人,能有一個,已是莫大的幸運。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心酸無奈,如果沒有一個人真正理解自己,懂得自己,愿意聽自己傾訴,就很容易被孤獨感吞噬。
因此,大家都在一邊盡可能地去適應環境,去接受現實,去習慣孤獨,一邊又期待著有那么一個人,能與自己產生共鳴,成為知己,彼此隨時可以打擾,什么都可以說,什么都可以聊,那樣就不用事事壓在心頭,什么都一個人承受,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可是,想要有個隨時可以打擾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時候,你想找的人,因為某些原因不能找,不敢找,找不到,最后徒留失望與落寞。
也有一些人,時常主動找你,但你與他們沒有共同語言,哪怕心中千千結,在他們面前,卻什么也不想說。
不是真正對的人,不可能分擔得了你內心的憂愁,也不可能撫慰得了你靈魂的孤獨。
我們這一生,遇人無數,能成為朋友的人或許不少,但能成為真正的知己,隨時可以打擾的人,極少,千萬人之中能有一個,此生也就無憾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人越來越多,真正交心的人卻越來越少,而且不愿花時間和精力與陌生人打交道,從而建立新的關系。
明明自己內心很孤獨,也渴望有個人能懂得自己,但就是不愿給別人了解自己的機會,也沒心思去了解別人,很矛盾,卻也很難改變。
為什么會這樣?
個人認為,越是成長,知心朋友越少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見識過人性的復雜,吃過虧,上過當,受過傷,不再輕易相信任何人。
二是,時間精力極其有限,工作累,生活忙,壓力大,無心維護新的人際關系。
三是,開始追求極簡主義,只想與真正投緣的人交往,不再迎合討好任何人。
有句話叫:“朋友三千,不如知己一個。”
知己,是與你有共鳴的人,是能與你暢談一切的人,是能為你排憂解惑的人,也是你隨時可以打擾的人。
人這一生,若能擁有一個真正的知己,內心的孤獨便能得到撫慰,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
真正的知己,隨時可以打擾。擁有一個真正的知己,是上天的眷顧,定當溫柔以待,一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