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大促已經結束,與往年大火的直播帶貨相比,除了東方甄選直播火爆出圈,頭部主播消失后今年618顯得冷清。隨著大家對這些主播的了解,慢慢的從盲目變得理智了。很多人不再相信主播,不再盲目跟風主播。但總體來看,今年的618大促在各方面似乎都有些“力不從心”。
總體來看,今年的618大促在各方面似乎都有些“力不從心”。除了京東公布618累計下單金額超3793億元,其它電商平臺似乎沒有一點存在感。讓人不禁試想,今年618到底怎么了?
集體“歇業”,誰來買單
618已經結束,作為年中最大的促銷節點,今年的618并沒有如往年一般火爆,相反更是被冠以了“最慘618”的說法。
帶貨主播們本應在618時“大顯身手”,但令人詫異的是頭部帶貨主播李佳琦自 6月3日直播間突然停播之后再無更新。搜索“李佳琦”或“李佳琦的直播間”等關鍵詞,都已經搜不到任何關于李佳琦的信息以及相關的產品。
而羅永浩宣布退出社交平臺,重新創業。過去兩年,這位網紅創業者最亮眼和成功的身份是抖音第一帶貨主播,但他卻在618電商節開啟之際離場。
如今,這些頭部帶貨主播一個個集體撤退,“帶貨女王”薇婭曾因偷漏稅 13億被查后銷聲匿跡,到最后李佳琦也沒有“撐住”。
鏡面商業認為,以前商家為了追求高曝光,砸下大量的坑位費,可能并不太在乎銷售成績,賺得一聲吆喝也值了。但今年各大電商平臺的大促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光。頭部主播集體“歇業”,不僅成為品牌商們焦慮的事情,同時也造成平臺及消費者對直播帶貨期望值暴跌,也難怪今年618被稱為是“最難618”了。
流量下行,風光不再
5月26日,2022年的天貓618正式開啟預售,當天,李佳琦直播了4個半小時,場觀一秒增長過萬,10分鐘增長超700萬于21:35分直播間場觀破億。薇婭助播直播間“蜜蜂驚喜社”場觀為1400萬,排名第二;烈兒寶貝直播間場觀1000萬,排名第三;雪梨助播直播間“香菇來了”場觀達到800萬,排名第四。
這次直播與去年雙11的巔峰相比,差距巨大。去年雙11的首場預售直播,李佳琦直播間觀看總人次達2.5億人,累計交易額達115.38億元;薇婭總觀看人數為2.4億人,交易額為85.33億元。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李佳琦直播間平均只有2727.5萬觀看人次。而且淘寶4月的月活數都已經出現了下滑,月活為7.81億,較上月環比下滑1.51%。
鏡面商業認為,直播觀眾需求多樣性,平臺只能用讓利來滿足,所以一場直播下來商家的盈利水平并不理想。與往年消費者瘋狂“干勁”相比,消費觀念變得理智加上對活動的新鮮感逐漸減弱,購買欲望就大打折扣,更不會像以前那樣“上頭”囤貨了。
鐵打平臺,流水主播
電商平臺流量變低,群眾購買力也在下降,市場的反應仍舊平平,今年的618直播江湖似乎都變了!
直播帶貨這個快速崛起的新興行業,目前早已過了“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然迎來了“諸神”黃昏的時代,也宣告了直播電商進入了下半場,如今更應該走向規范化、日常監管化。
鏡面商業認為,舊神老去,新神崛起。如果說直播電商上半場是商業模式的跑通和大主播個人IP的打造,那么大主播時代落幕后,直播下半場的比拼將會圍繞供應鏈和貨品質量。
頭部的明珠再亮,也無法永遠不熄。未來的直播電商或許不再需要“頂流”,誰有能力掌握供應鏈、貨品質量等核心競爭力,誰就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