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一個外國電影,里面有個情節,是一個正常人陰錯陽差的被當成精神病送進了醫院,他先是跟大夫解釋自己是個正常人,大夫笑著說,是啊,誰愿意承認自己有精神病呢。這個人想想那就承認自己是精神病吧,大夫說,你自己也知道了。這個人還算是沉穩冷靜,他見解釋不清楚,就開始按照正常人的行為,按時吃飯、服藥,他覺得這樣總行了吧,讓你們看看我是不是正常人,可大夫卻對護士說,這樣的病人最危險,他們會裝成正常人以迷惑我們。我天,這人實在忍無可忍,開始大喊大叫、又打又鬧,靠,這回我都覺得他真瘋了。
你覺得這種事兒只能出現在電影里嗎?那很可能你對生活有點過于樂觀了。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漢就很好奇,大夫究竟能不能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精神病。于是他召集了幾個人,讓他們假扮精神病進了精神病院。進去之后他們就恢復正常,然后開始和醫生溝通,結果重現了電影里的狗血劇情,無論他們怎么解釋、怎么表現,大夫們就是不相信他們是正常人。結果這些人平均在醫院住了19天,最長的一個竟被“治療”了52天,沒被“治”瘋已屬萬幸。
羅森漢的這項研究成果發表之后,有一家挺有名的精神病醫院的醫生很不服氣,他們說,你挑的那幾家精神病院太差,大夫水平低,你來我們醫院試試,保證把你的假病人識破。羅森漢立刻接受了這家醫院的挑戰,好,我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派一些假病人混進你們醫院,到時候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能識破。在之后的三個月里,這家醫院有23人被專家懷疑是假病人,19人被確診為假病人。結果呢?羅森漢壓根一個假病人都沒派過去,這下可更加坐實了羅森漢的研究成果。
隨著精神病學的發展,也有專家提出,精神疾病并不是病,有時候人表現出來的“瘋言瘋語”,也可能只是別人的不理解而已等等。
總之吧,直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一個硬指標能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精神病。但有一點你要記住,千萬別被關到精神病院,只要被關進去,你就是渾身是嘴也說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