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代交通和通訊的極不發達,以及中華民族重團聚、怨別離的傳統心理,“離別”就成了古代詩歌創作的重要內容。千百年來,無數的離別詩自然也牽動了很多人的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友人》,便是古代詩歌中關乎離別的一首名作。它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為送別友人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與所有離別詩一樣,《送友人》全詩八句四十字,旨在表達作者送別友人時的離情別緒。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首先,詩的首聯兩句“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意思是說,青翠的山巒橫亙在外城的北面,清澈的流水圍繞著東城。可見李白在一開頭,便交代了他送別友人的地點是在城東之外。
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離別詩傷感的環境氛圍相比較,《送友人》這里刻畫的離別環境反而通過“青山”和“白水”的描寫,顯得明麗、灑脫。當然,這不是說李白不珍視此次離別,反而有以秀麗景色留住好友之意,彰顯依依惜別之情。
然后,我們再來看詩的頷聯“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它的意思是說,李白與好友在此地互相道別后,好友就要像那飛蓬一樣,遠行萬里之外了。這里除了說明李白好友此行之遠外,其實還暗含了李白對好友此行的關切之情。
因為古人常以飛蓬、轉蓬、飄蓬來比喻漂泊生涯。而漂泊,就意味著要東奔西走,居無定所。如唐代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甫,他就在常年漂泊后有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感慨。
頸聯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則緊承前面的“孤蓬”,意思是說天上的浮云就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倒是落日似乎有所留戀正在徐徐下山。顯然,這里“浮云”對“落日”,“游子意”對“故人情”。
而從深處來看,行蹤不定的浮云,也就是指李白那漂泊無定的好友,他也同浮云一樣,有著一顆“游子”心。至于徐徐下山,似有所留戀的落日,自然也就是李白了,他的故人情便是對友人的深切關心。
最后,詩的尾聯“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便是對離別的具體描寫。即兩人揮揮手就此分離,沒想到載人遠離的馬發出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雖然這里包括全詩,都沒有他們的離別之言,也都沒有直寫彼此的離情別緒。
但是這里的馬鳴之聲,其實就等于他們的別離之聲,亦襯托出了當時的離情別緒,勢必是千般無奈、萬般不舍。由此可見,李白的《送友人》,把朋友之間的惜別情思寫得極其委婉含蓄,同時又深切感人,是離別詩中的千古名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