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四英杰之三,呂蒙。
呂蒙和周瑜、魯肅比起來,家勢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周瑜和魯肅,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
像周瑜,是位音樂達人,誰彈曲子彈錯一個音符,他都能聽出來。一些美女為了讓周大帥哥看看自己,就故意彈錯。
像魯肅,家里有錢,文武雙修,騎馬射箭樣樣精通。作為南方人,家里有艘船不是難事,但有匹馬就精貴了。
呂蒙家里有多窮呢?
窮得叮當。
生于178年的呂蒙,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偷偷跟著姐夫鄧當外出打戰。
打完戰,鄧當趕緊告訴丈母娘,也就是呂蒙的母親。
呂母很生氣,要削他。
呂蒙說:現在這樣貧賤的日子,實在是難以生活下去。外出作戰,說不定可以獲得功勞,就能取得富貴。再者,班超曾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他母親一聽,唉,自個兒子說的不差啊,家里窮,沒背景,只能用打仗改變命運了。
既然只剩打仗一條道,呂蒙每次戰斗沖鋒在前。
愛拼總會贏,呂蒙到209年,因為戰功,被任命為偏將軍,兼尋陽令。
偏將軍,屬于中級將官。
31歲,從窮小子,拼到這個位置,呂蒙應該滿足了。
但是,孫權不干。他對呂蒙說:“你如今身居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以不學習?!?/p>
呂蒙說,軍務繁多,沒時間。
孫權說:“我又沒讓你當學者。只要你粗略讀書,了解歷史。你說你忙,比得上我忙嗎?我常常讀書,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
呂蒙這才開竅,開始學習,日積月累,他讀的書,超過了老儒生。
210年,周瑜病死,魯肅接任,路過呂蒙的駐地。魯肅自認是文武兼備,而呂蒙只是武夫,有些輕視他。
沒想到,呂蒙向他發問:和關羽作鄰居,如果他炸刺,該怎么應對?
魯肅沒想過這個問題,只能回答說,到時候隨機應變。
呂蒙說:那哪行?。浚∷o魯肅獻了三條計策。
魯肅摸著呂蒙的后背說: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魯肅比呂蒙大6歲,稱他為大弟,沒啥問題。
大弟的大進步,讓魯肅大為吃驚。
呂蒙的智力提升,作為啟發者,孫權最為高興。他感慨:“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并作國士,不亦休乎?”
翻譯過來是:“人一邊長大,一邊這么學習的,象呂蒙、蔣欽這樣的,沒人比的上。已經是榮華富貴了,還能這么學習,輕視財富,好意氣,德行兼備的人,來做國家的棟梁,那不是太好了么?”
把一個吳下阿蒙,啟發成為吳之國士,值得他自豪。
可惜的是,孫權這種行為,只是出于對忠心將領的愛護,并未制度化和規?;?。
如果孫權能將像后世那樣,建立一所專門培養高素養將領的軍校,或者定期輪訓,吳國的實力將完全不同。
歷史上的軍事院校,到了800年后的北宋,才出現。
對于企業來說,呂蒙低學歷、高成長的啟示,要求企業必須把培訓作為一項基礎性的工作來對待。
有了培訓,今日阿蒙,就是明日國士。
學歷是暫時的,學習是永遠的。
《三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