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個公司,股東分紅稅負問題值得考慮! 小編提醒,在六種情況下獲得的股東紅利,稅負完全不同! 三種行為視為向自然人股東分紅,有20%的納稅風險。
這三種行為將分紅給自然人的股東
有20%的納稅風險!
一、自然人股東向被投資企業借款的問題
風險提示
納稅年度結束后,企業生產經營中也未使用的,其未歸還的借款可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分紅分配,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征收20%的個人所得稅。
二、留存收益轉化為自然人股本的問題
風險提示
公司留存收益增加資本,可以這樣分解為兩件事:第一,公司首先以未分配利潤分紅給自然人股東;第二,股東以取得的紅利重新投資企業。 當然,必須代扣代繳“股息、利息、紅利所得”的20%稅款。
三、資本公積增加自然人股本的問題
風險提示
企業以股票溢價發行以外的資本公積增加注冊資本和股東權益的,應當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按照現行政策規定計入20%的個人所得稅!
四、在這兩種情況下取得的股東紅利
可以把稅負降到最低!
單獨或合伙企業的股東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繳納個人經營所得稅后,無需重新征稅,沒有企業所得稅和分紅稅,所以稅負相對最低。
例如,珠海一家商貿有限公司在2021年初收到一筆業務,預計收入將在300萬左右。 如果由原公司接管這項業務,則需要支付13%增值稅、25%企業所得稅、20%股東分紅稅等。
但是,新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承接此項業務時,只需繳納1%增值稅、0.06%附加稅、核定過后的0.5%~2.1%個人經營所得稅,具體如下:
增值稅: 300w/1.01*1%=2.97萬元(疫情年后由3%變為1%)
附加稅: 2.97w*5%=0.15萬元(備注:小規模納稅人可減半征收)
個人經營所得稅: 300/1.01*10%*20%-1.05=4.89萬元(備注:核定應稅所得率為10% )
合計稅金: 2.97w+ 0.15w+ 4.89w=8.01萬元
經營者在交納這些稅后,剩下的錢可以自由支配,所以不會雙重征收分紅稅。
企業或個人如何享受地區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可以選擇地方政府園區,主體公司到園區成立一家或多家業務匹配的個人獨資企業,通過分包主體公司部分業務的形式或者轉移收入的方式,把利潤部分分包到個人獨資企業上,個人獨資企業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分紅稅。核定過后綜合稅率0.5%-3.16%,完稅即可自由提取支配賬戶里的資金,股東分紅就只用繳納幾個點的稅負就可以自由提出。
總結:股東分紅的稅負是比較高的,辛苦一年的工資下來納稅就去了差不多一半,但也不要選擇一些超越紅線的違規操作,可以選擇地方政府園區的一些政策合理合規解決。關于園區的詳細情況和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請關注——《優惠稅》
我是《優惠稅》,您身邊的稅務籌劃小幫手,更多園區政策或稅籌方案歡迎私信小編或評論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優惠稅》公眾號,更多優惠稅收政策可關注公眾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