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企業年度實現的利潤,按照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后,其稅后利潤應按照規定分配給股東。那么股東分紅應該怎么做稅收籌劃呢?
相信很多人會疑問“個人所得股東分紅需要繳稅么?”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也是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內容。假設年利潤500萬,繳納企業所得稅125萬后,還需要交75萬個稅才能將收益轉移到個人賬戶。
那么,如何分配公司經營利潤,才能實現稅負最低呢?——運用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享受核定征收。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注冊到有稅收政策的低稅區,節稅又合理合法。
如上文所說的年利潤500萬公司,要如何籌劃,減輕稅負?
1、在稅收優惠地成立一家個人獨資企業,享受當地的低稅率核定征收優惠。(核定所得稅2%,增值稅3%,附加稅0.15%,綜合稅率5.15%)
2、改變商業模式,把原公司的業務外包給該個人獨資企業, 該個人獨資企業向原公司開具服務類型發票(比如技術開發費、咨詢費等若干項目),用以抵扣原公司所得稅成本。
個人獨資企業納稅情況如下:
增值稅:500/1.03*3%=14.56萬;
附加稅:14.56*3%=0.44萬;
所得稅:
500/1.03*10%*35%-6.55 =10.44萬;
實際納稅額:14.56 0.44 10.44= 25.44 萬;
相比籌劃前的200萬,節稅87%!
提醒:依法繳納稅費是每個納稅人的應盡義務,必須執行,同時稅務籌劃節稅也是每個納稅人的合法權利,不可放棄。企業或股東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務籌劃不僅節約了稅負,還能提高企業競爭力與經濟活力及個人收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