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時候我跟大家梳理過地產行業的投資邏輯,當時我是覺得集中供給政策出來之后可以讓土地成本下降,當時我是覺得土地出讓是需要實繳保證金的,集中供給會讓一些資金緊缺的小房企公司喪失機會,擁有資金實力雄厚的大房企就有更多機會??《糞坑變茅坑,烏雞變鳳凰》
集中供地可以減少競爭熱度,那么土拍成本會下降,房地產行業就能夠走通龍頭集中度提高的邏輯,這樣萬科保利這類龍頭公司就可以迎來估值修復甚至估值躍遷。但后面跟蹤發現,真是情況是低于我預期的,房企搶地的熱情比我當初想象的要高得多。
對于房企來說,土地就是面粉,如果沒有面粉就做不出面包,原本面粉買貴了,那我可以向買面包的消費者轉移成本,但如今面包(房產)被政府限價,使得房企的利潤率大幅下降。從整體來看,政府通過土地幾乎拿走了房地產產業鏈90%-95%的利潤。
這對于房企來說,不買面粉,做不了面包。買了面粉,賣面包賺不了錢,橫豎都得死,于是最近天津第二批集中供地很少房企報價了。原本計劃于8月20日進行的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讓活動延長至8月31日。
土拍政策做了調整,天津市下調了地塊的最高限價,出讓地塊的溢價最高為15%,此前相關地塊的最高溢價為50%,最低為20%。61宗地塊中降幅超20%的有53塊,并且有搖號限制,減緩搶地內卷。
這是好事,說明房地產企業之間不用內卷搶地了,接下來各地區的供地政策應該也會跟隨調整,接下來土地的溢價率會開始下降,那么房地產利潤率的拐點就可能出現。我們沒辦法準確判斷這個拐點什么時候出現,因為需要博弈政策,但后面應該不會比現在變得更差了。加上前段時間保利大股東出手增持,我認為地產行業投資邏輯可能出現變化,這個變化是積極的。
之前我去跟基金經理訪談調研的時候,其中一個基金經理跟我聊過,他去找大國企房企的人聊天,他們看到土拍溢價覺得還不錯,這些溢價的土地都被搶去了,而他們自己是偏猥瑣防守的,拿地的時候都是非常克制。
作為國企他們可能都明白監管壓制房價的決心,溢價拿地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他們揣著大量現金等著這些溢價買入土地的,上杠桿買土地的,爆倉之后以低價來接盤。
所以,萬科保利金地等都是沒什么基本面問題,只是整個行業受政策壓制,行業情緒,基本面都不行,那么市場對于萬科保利金地都不待見,但最終大概率是他們出來收割。
另一邊,恒大昨晚也發公告稱確認出售公司旗下部分資產,包括但不限于恒大新能源汽車和恒大物業的部分股權,市場猜測來接盤抄底的公司里面就有萬科和保利。
有朋友覺得很奇怪,為什么萬科保利和恒大的股價一起漲,賣資產和買資產究竟哪一方是利空哪一方是利好?理論上趁機抄底買資產的是利好,實在沒辦法變賣資產維持生計的是利空。恒大賣掉資產之后活下去的概率大大增加,但從此也退出了一線地產商領域了,要東山再起難度較大。
但因為兩邊之前都是過度殺估值的,市場對整個房地產行業都極度悲觀,連做商業地產的都帶下水了。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原本市場認為兩個人都要在這輪寒冬中死去,但最終兩個可能都能活下來了。
只不過其中一個通過這次寒冬試練變得更強壯了,而另外一個飽受寒冬折磨病痛纏身變得更加弱小。那么市場首先就要糾正對兩個人都死去的預期,所以兩邊都大漲了。接下來再修復那個變強壯的人變強壯的預期。
隔壁老嚴有不同觀點,大家可以去看看??《比預想要來得早的重磅信號》
總之,一個好消息與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苦逼的地產股終于看到一絲曙光了,結合之前保利大股東出手抄底,他們可能站在大氣層看到了些什么,地產行業拐點可能臨近了。壞消息是要再來一個漲停才能解套。即使最近幾天地產股大漲,但回頭算年初至今漲跌幅,萬科-19.48%,保利地產-20.42%,金地集團-15%,而寧德時代是+47.39%。
今年我選擇做一名端水大師,雖然我手上一批鋰電光伏軍工漲得兇猛,但手上一批銀保地也被狠狠地爆錘。吐槽下自己,順便補上昨晚沒有的動圖。
數據來源:Wind
.......
大家覺得這篇投資干貨有用,今晚就幫我到文末右下角點個贊吧。也可以點擊文末左下角“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