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孫佳瑤
一袋成本3-4元的冰凍的魚香肉絲,帶著塑料袋開水滾5分鐘,鋪在米飯上就出餐,一天還能賣出上百份!
最近,杭州幾位餐廳老板舉報自己的飯店使用的料理包會“致癌”,稱自己是“黑心店”的新聞,引發了近1億人次的關注討論!
2018年料理包屢起風波,而這只是一系列“料理包”事件中的一個。
過度地使用“料理包”坑苦了多少創業者,更重要的是過度工業化,甚至會“毀掉”中國餐飲!
劣幣驅逐良幣, “走心”餐飲被逼退出?
“料理包”一直都存在于餐飲行業。
為了提高效率,快速擴張,很多快餐店都采用“料理包”這樣的形式,這其實無可厚非。
但是物極必反,料理包看似解決了效率和標準化等問題,實際上卻引發了“劣幣驅除良幣”的行業現狀!
1、 2元料理包加熱賣20元,日銷卻能高達600單!
據了解,成品“料理包”主要針對以外賣為主經營的門店,而門店使用的“料理包”進價從2塊到8塊錢不等。
以魚香肉絲為例,均價20元的魚香肉絲外賣,“料理包”的成本基本只需要3-4元。
在成本如此低廉的情況下,料理包這一“神器”還不需要明火、更不需要廚師,幾個微波爐就能把蓋澆飯送到顧客手里,并且個別鹵肉飯料理包旺季下日銷量竟然還高達600單!
低成本,高利潤。這錢賺的未免太容易了!
而對比一家同樣做魚香肉絲蓋澆飯的餐廳,在蔬菜肉類40%左右的成本之上,再加上廚師的人工成本,算下來一份20元的蓋澆飯成本就高達13-14元!
這樣一來不免寒了良心餐飲人的心:餐飲本就是個苦差事,干著最累的活,賺著最少的錢!費力不討好不說,整個市場都被低廉的成品“料理包”攪的烏煙瘴氣,這樣的惡意競爭實在“傷不起”!
2、做良心餐飲,卻PK不過微波爐
在觀察市場后,我們可以驚異的發現,很多對餐飲美食一竅不通的人也可以開美食店,甚至4萬元的超低投入就能開一家加盟的“料理包”店。
(一家料理包寫明:省時省力、無油煙)
不需要任何新鮮的蔬菜和肉類、更不需要研究美食秘方,經過一系列不“走腦”,更不“走心”的操作就輕松賺到豐厚利潤。
這一“騷操作”帶來的后果卻對“走心”的餐飲人來講過于殘忍。
也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的市場效應。
餐飲行業中“料理包”的成本非常的低,利潤看起來非常的“誘人”,于是這樣的“劣幣”就會漸漸盛行起來。
這樣一來,就使得累死累活良心做餐飲的“良幣”餐廳被迫的走下坡路!本來市場就不景氣,生意每況愈下,再加上“料理包”這樣的打擊,餐飲人雪上加霜,苦不堪言,甚至會被逼出餐飲行業。
外賣和加盟,讓過度料理包“猖獗”
由于過度地使用料理包將餐飲市場的水攪得越來越“渾”,很多餐飲人唏噓不已。
其實過度“料理包”這一模式的出現主要是外賣和加盟兩個板塊使然!
1、過度追求效率化
說到料理包就不得不說其與外賣行業“千絲萬縷”的關系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增大,人們對效率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要快、要便宜還要美味。
所以從14年開始到如今,外賣已經逐漸變成人們的生活必需品。
一片紅火的背后是因為外賣抓住了最重要的一個屬性:時效性!
但是,從商家接單、出餐、到配送員幾公里的配送才能到達顧客的手中,而且整個過程只有出餐時間可以壓縮!
而料理包直接加熱的方式就是鉆了這個空子:短時間內出餐,外賣送到顧客手中!
這樣料理包的方式和現場加工相比,差別的巨大可以說是革命性的!
正常做一份外賣可能要10分鐘,料理包直接微波爐加熱1分鐘,時間縮短了10倍!
這種“中餐標準化、去廚師化、降人工成本”的大環境下,成本低、出品快且穩定的料理包應運而生。
不僅如此,驚人的出餐速度更是讓料理包店鋪有恃無恐,甚至可以短時間內做份數龐大的團餐或者工作餐!
畢竟只需要在多幾個微波爐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接單了。
2、過度要求去廚師化
很多創業者想踏進餐飲行業首選基本都是加盟的方式,因為不僅有群眾基礎而且比較容易上手。
但是純料理包這樣的加盟方式豈止是容易“上手”,是根本就不用“上手”!
甚至不需要任何的調料,更別說蔬菜和肉了。
這里不得不拿業界標準化大佬,“德高望重”的肯德基、麥當勞做個例子了。
已經把標準化和效率做到了極致的麥肯,也不過是生薯條炸熟,果汁粉沖成飲料,全然不存在將已經完全做熟的產品直接拿到門店加熱售賣的!
中間是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加工和烹飪的!
因此,這樣“不費腦子”的加盟模式就意味著把成品送到顧客手里,美其名曰是“標準化”,為創業者提高效率。
實則這樣的成品料理包加盟模式完全就是在曲解標準化,把各種利好條件當做誘惑創業者的煙霧彈!
3、餐飲創業者盲目追求省錢省事的創業項目
一個餐廳想要連鎖全國長久發展,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學習和沉淀。
但是料理包這樣的店鋪卻可以輕而易舉的加盟,短期內就能獲取可觀的利潤,在效率的保證下還能迅速擴張。
光是這幾點就深深的吸引著加盟者,一些創業者被種種省時省力的表象蒙蔽,想要吃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畢竟省錢省事,并且還有一定的客群,這樣的創業者心態也是人之常情,而恰恰就創業者這樣的心態,所以才會一步一步將自己拖向深淵。
過度工業化,會毀掉中國美食
現在市面上料理包盛行,這不僅是個別店面的局部問題,甚至關系到整個餐飲板塊的生存。
因為料理包只是解決了表面上的效率問題,讓店面半年內就能快速擴張,看似勢如破竹。
但是餐廳過度使用這樣毫無品質的工業化食品,只會毀掉我們的中國美食!
(1)產品同質化嚴重,喪失核心競爭力
越來越多的餐廳使用料理包,也就意味著相似口味的“劣質”產品越來越多。
試想,食客們吃到的魚香肉絲飯或者宮保雞丁飯都是一個口味,核心產品同質化如此嚴重,沒有差異性,那么餐廳的競爭力從何而來?
因為餐飲最重要的板塊就是產品,如果所有產品都是利用料理包直接加熱,那就連核心都失去了,又何談競爭力呢?
(2)過度工業化,菜品毫無品質可言
成品料理包不僅在一些中小餐廳出現,甚至在一些連鎖品牌餐飲也是這樣做的。
明星單品確實是現做,但是為了效率和成本,一些附屬品則用料理包來代替。比如市面主打面類的餐廳,其中的蓋澆飯等產品基本屬于料理包。
其實為了效率和店面標準化,我們可以理解料理包存在。
但也僅限于醬汁和調料的統一化和標準化,如果超出了這個范圍,沒有絲毫的烹飪過程,變成了直接微波爐加熱,那就變成了過度的工業化,產品也就毫無品質可言!
即便是方便食品的始祖——方便面,最后一道工序都還要用開水泡開,而非直接加熱!那么料理包想要存活下去,至少也要保留好最后一道工序!
小結
餐飲行業龐大而繁瑣!
適度的標準化確實可以提升效率,但是料理包最多也就只能是原料以及醬料的標準化!超過這一程度就變成完全工業化!
中國人吃飯最講究的就是“煙火味”,絕不是同質化的工業成品。
(本文作者孫佳瑤,微信號18310942518,如有對文章方面的探討請加作者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