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財務預警體系及其輔助預警
付小雨/文
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正在步入財務風險高發階段,財務風險管理備受社會各界高度重視,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從財務預警體系和輔助預警兩個方面,談談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
一、財務預警體系構建
(一)財務預警范圍
(二)財務預警流程
實施財務預警前后有個過程,這就是財務預警的流程。企業財務預警的流程大體為:首先,采集各類與企業財務活動有關的信息,以把握企業的情況;其次,根據采集到的信息,對企業進行測試,判斷企業處于何種狀態;然后,就企業目前的狀況進行分析,找出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此后,根據查找出的原因,提出改進措施,重新調整相關決策;接下來,將新的決策與措施落實到生產經營中,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完整的財務預警過程。然后,再從生產經營中重新采集信息,開始第二次財務預警過程。
(三)財務預警系統
1.綜合預警體系(整體預警系統)
(1)風險分級。在這一體系中,企業的整體風險分成四級:
第一級,高度危險。此時企業已經陷入財務危機,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整頓和補救;如果沒有很有效的整頓措施,就要考慮對企業關停并轉,以防造成更大的損失。
第二級,中度危險。此時企業顯露出部分風險,這些風險開始對企業產生影響并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將會導致高度風險并使企業經營無法繼續。
第三級,低度風險。此時財務危機剛剛開始發作,對企業經營有重大影響的指標中,個別指標開始惡化。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應該跟蹤這些風險,采取措施避免其進一步發展。
第四級,警惕狀態。此時風險不大,個別指標出現一些波動,有不安全的苗頭。經營者和管理者應關注這一狀況,分析原因,考慮是否采取措施,制止這一狀況的繼續。
(2)測試指標。測試企業整體風險的指標主要有以下十個:
2.分項目的風險預警體系
風險的四種類型(償債風險、盈利風險、持續發展風險、投資質量風險),各包含若干財務指標。其中說明償債風險的指標有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已獲利息倍數、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說明盈利風險的指標有銷售毛利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說明持續發展風險的指標有銷售增長率、技術投入比率;說明投資質量風險的指標有投資收益和長期投資。
下面以償債風險及其相關指標為例,說明項目預警分析的方法。
(1)資產負債率。
(2)速動比率。
(3)已獲利息倍數。
(4)現金流動負債比率。
二、輔助預警——非財務因素
對企業的財務預警分析除了使用財務指標外,還可以輔助使用一些非財務的指標和方法。這些非財務的指標和方法,可以彌補單純使用財務指標的缺陷和不足。財務預警分析中常用的非財務指標主要是經濟增加值,非財務方法則主要是內部控制制度分析。
(一)經濟增加值
(二)內部控制制度分析
即從內部控制的角度,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對企業存在的風險大小進行預警分析。具體說來,若企業的內控制度比較健全,而且執行比較到位,則單位的財務風險相對較小;否則,財務風險較大。
對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分析,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1.投資審批程序的健全性及其落實情況;2.崗位分離和制約制度執行情況;3.財務分析是否及時專人報告;4.項目責任制執行得好壞;5.財務監督制度十分健全,執行情況如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