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網友咨詢周報中“年年賺債券”的情況,
在此做個詳細的介紹。
一、推出背景
當前市場主打高風險的股票基金組合
和主打低風險的貨幣基金組合均有很多產品,
但是主打低風險增強的純債券基金組合還沒出現,
至少我沒有看到。
在此背景下,
喜歡思考的我做出了填補市場空白的動作,
推出債券基金增強組合——債券年年賺。
二、投資目標
1.年年盈利;
2.長期的年化收益率在6%+。
三、基礎理論
債券增強有兩種方式:
1. 擇時增強;
2. 杠桿增強。
擇時增強主要指借助債券基金經理對市場的準確判斷,
在不同時期持有不同的債券細類品種實現增強。
在《一文看懂債券的分類及特點》中,
我們詳細介紹了集中債券的風險和收益特征:
其中風險最小、收益最低的為國債和央票,
風險最大、收益最高的為可轉債。
部分二級債券還會通過配置不超過20%的股票倉位
來實施業績增強。
杠桿增強主要是利用債券質押融入資金繼續買債券,
提高債券基金的盈利能力。
由于很多債券的波動率比較低,
所以債券基金普遍使用杠桿進行操作。
目前開放式債券基金的最大杠桿是140%,
封閉式債券基金的最大杠桿是200%。
由于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信用和利率,
而利率的中長期走勢較為確定,
所以高水平的債券基金經理業績延續性非常強,
而且高水平的債券基金相對也較多。
我們會看到很多債券基金多次榮獲年度業績大獎,
這在股票基金中非常少見。
此外因債券基金經理的收益差距不大,
行業薪酬差距較股票基金經理小很多,
人員的整體比較穩定。
例如大成債券A/B的基金經理王立
擔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已經有9年+。
組合構建的理論基礎就是:
業績好+業績穩+動態配置。
即優選過往業績優異且穩定的債券基金,
通過4只債券的等權重配置進一步提高穩定性。
四、構建選擇
組合最基礎的債券基金為“四大元老”:
1.風險最低短債基金:嘉實超短債070009,
特色:成立13年,年年正收益,年化3.55%;
2.風險中等的信用債:招商產業債217022,
特色:成立7年,年年正收益,年化8.33%;
3.風險中等的海外債:博時亞洲票息050030,
特色:成立6年,年年正收益,年化7.15%;
4.風險偏高的一級債:大成債券090002,
特色:成立16年,年年正收益,年化7.12%。
它們組成的戰隊業績如下:
備注:2018年數據截止11月15日。
在最近不足6年的時間內,
組合累計實現51%的上漲,
年化收益率約為7.43%。
達到了6%+預期目標。
雖然組合的累計凈值不是最高的,
但是多元化的配置大幅降低了單一基金掉鏈子的風險。
五、階段增強
當然基于個人對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了解,
會適度做基金策略增強。
主要是在恰當的時機配置風險穩健的
可轉債基金和二級債券基金。
可轉債長期收益率在所有債券中處于前列,
但是其波動非常大。
例如中證轉債最好的年份上漲103.13%(2007年),
最差的年份下跌32.35%(2008年),
甚至可能連續下跌3年(2015-2017年)。
所以階段性配置效果更佳。
重點在利率走低+股票處于低谷時配置。
可轉債自身“下有保底+上不封頂”的特性,
決定了其風險可控、收益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