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總理
特型演員劉勁這些年來在電影電視中飾演周恩來,已經演得傳神極了。尤其是前一陣子又是大片《開國大典》,又是電視連續劇《解放》,劉勁飾演的周恩來總是出現在唐國強飾演的毛澤東左右,真實地再現了一幕幕難忘的歷史場景與細節,的確很感動人哦。反正人們之所以喜歡上劉勁,百分百是因為人人心目中都充滿著對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的尊崇與愛戴啊。而如今,我們的溫總理則以特別的親和力與平易近人的平民風格深入了人心,當他在第一時間出現在2008年5月汶川地震的廢墟之上,或者在深入民居村里視察時,緊緊拉住老人的雙手、將孩子摟緊在胸懷間,誰會不感動得眼睛潮潤呢?人民的好總理為人民,一提到總理,人們肯定會立時想到了國務院,那里,日以繼夜地有著人民的好總理那日理萬機的身影哪!
這不,周六下午我和我的幾個好朋友去北海公園“讓我們蕩起雙槳”來著,劃完船出北海正門朝西一拐,就上了漢白玉雕砌的北海大橋。這時放眼往南一望,便將碧波粼粼的中南海盡收眼底。再遠處,就是國務院。于是,順理成章地,我們幾個便說起了國務院來。
奇奇搶先就開口說道:“我知道,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國務院就是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也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哪。”
洋洋說道:“那是的啦。這國務院呀,首先對外以國家政府的名義活動,對內統一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工作;其次呢,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并就國家重大事項作出決定,但執行這些法律和決定的權力,屬于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的國務院。國務院要接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呢。”
小鈴鐺緊接著說道:“所以呀,這每年3月上旬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第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X次會議的開幕式上,總理都要作政府工作報告呢。再就是,國務院統一領導著各部、各委員會以及地方各級行政機關的工作,可謂責任重大啊!”
我說:“你們清楚不?國務院是在每屆新選舉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產生的,產生的程序是這樣的:由國家主席提名總理的人選,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會議決定,之后國家主席根據這個決定發布任命令。而國務院的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則由國務院總理提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出決定,最后由國家主席發布任命令。”
奇奇笑起來,說:“咱們這么你一言我一語地一說,心里還真就亮堂啦。這國務院呀,是由總理、副總理若干人、國務委員若干人、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的。國務院每屆任期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樣,也是每屆5年;而總理、副總理和國務委員連續任職是不能超過兩屆的。怎么樣,沒錯吧?”
我說道:“至于國務院的職權究竟有哪些,我國《憲法》第89條就作了規定。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行政立法權,接下來就有提出議案權、行政領導權和決策權、行政監督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肩負著這么多這么重大的職權,難怪一說到國務院總理,人們腦海中最先冒出來的一個成語就是'日理萬機’啦。”
小鈴鐺說:“這樣吧,關于國務院的話題咱們今兒先說到這兒。'人是鐵,飯是鋼’哪,先去前邊吃東北大餡餃子去。AA制,如何?”
奇奇爽朗地一拍胸脯,笑道:“甭客氣啦,今兒我請客。我兜里有小金庫呢,過年時大人們給的壓歲錢。”
“耶!走嘍!”我們幾個一溜小跑,甩下一串歡快的腳步聲。
從金中都到元大都
這個國慶小長假,我姑姑帶著我表妹眉眉又來北京玩兒啦。可巧,位于西長安街復興門外的首都博物館正好新布置了一個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展覽,爸爸和我,姑姑和眉眉,我們四個人便專程去了首都博物館。要知道,首都博物館是一幢極具氣派的現代化建筑,亮閃閃的大玻璃幕墻輝映、迸射著陽光,西端的造型剛正挺拔,東端則呈現出一副碩大無比的編鐘模樣,煞是有聲有色,彰顯了古今時空交融的立意。我們先去游覽、參觀了首博的西半部分,這里布展著整整一大廳的北京歷史沿革方面的內容,上面又是整整一大廳北京建國以后的發展史;而高高在上的五樓大廳就更加妙趣橫生啦,布置得全然一幅老北京的生態圖嘛!什么老胡同、四合院、人們的服飾、特色小吃、京劇臉譜,甚至婚嫁的喜慶場面,可謂應有盡有哪。別說是姑姑和眉眉這也就第二次來參觀,就連爸爸和我這樣來過好幾次的北京人,也都感到琳瑯滿目、目不暇接的。你想我們的心情那興奮和激動哦,邊參觀游覽,邊就小聲聊著。等看完了一個展廳,幾個人坐在廳外休息的條椅上,便侃侃談起來。
眉眉忽閃著長長的眼睫說道:“以前我還真不知道,北京還叫過南京城呢。原來,早在唐朝末年的五代時期,北方興起的游牧民族契丹族,在10世紀初被耶律阿保機統一后,公元916年他便稱帝并定都在了上京。公元938年后晉的石敬瑭派使者向契丹國獻上了燕、云16州的圖籍,這燕就是燕京地區、云就是大同地區;也就在這一年,遼太宗將契丹國改國號為大遼,并以幽州為南京。直到公元1123年,金占領了遼上京以后,這燕京便成了遼國的代都城。歷史還真夠復雜曲折哪!”
我說:“其實,遼代的南京城就在如今的廣安門一帶,當時就挺氣派的啦,《遼史·地理志》中說,那南京城共有8個城門呢,東為東安、迎春,南是開陽、丹鳳,西有顯西、清晉,北叫通天、拱辰。看來,北京城四方四正的格局,打從遼代南京城時便呈現出來啦。”
姑姑笑道:“你倆說的呀,都是北京正式建都之前的'序幕’。實際上,直到公元1153年,金國才在遼代南京城池的基礎上,仿照北宋都城汴梁、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的規制,改建成了金國的都城中都,北京建都的歷史正是從此開始的。”
爸爸說道:“當年金中都的城址,就是在今天北京城西南的宣武區的位置,它分為大城、也就是外城,皇城和宮城三重。那方形的大城,一周就有16·5公里呢,中都里的建筑已經夠壯麗、雄偉的啦。說起來,這金中都時代,正是興建皇家園林的開端與奠基時代,也就是北京地區成為北方政治中心的開始。”
我說:“那是的啦,金中都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它的不少歷史遺跡,都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極為珍貴的文物與寶藏哪,像盧溝橋、房山金陵遺址、銀山塔林和遼金水關城垣遺址博物館等,簡直就是一冊冊厚重的歷史教科書啊。”
眉眉甜甜地說道:“現在的北京人和到北京來游玩的人,誰不知道位于北三環之外的那一長溜元大都遺址公園呢?那里每年4月上旬的海棠花節,繁花似錦,美不勝收,滿園滿眼的海棠花就像粉紅潔白的云霞般炫目生輝。那元大都,就是公元1271年時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后,接著在第二年將中都改成大都定為元朝的國都。這就使北京從此成為了全中國的首都,也成為了我們中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政治中心了。”
姑姑笑道:“元大都的規模可就大得多啦,的確屬于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和中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光人口就已有四五十萬哪。當時元代的宮城,就是后來明清紫禁城的前身;而厚重的宮城城墻開有四個門,那便是南門崇天門、北門厚載門、東門東華門和西門西華門。”
爸爸接著說道:“更別說整個的元大都了,顯示皇權至上的正方形城墻,周長就達30公里呢,城門就有11座,都城的四角都建有高大壯麗的角樓,城外還開有一條又寬又深的護城河。要知道,正是元大都城確定了京城的子午線來作為城市的中軸線,這就奠定了明清北京城市中軸線的基礎,形成了北京城市構架中的脊梁。”
這時,我和眉眉相視一笑,不約而同嚷起來:“嗨,這北京該聊的還多得去啦,咱們還是先填飽肚子再說吧!”
接下來的一頓美味,你就想象去吧!
北京交響音畫
扁擔寬,板凳長,
扁擔想綁在板凳上。
------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
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
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
我們說的話,
讓世界都認真聽話。
你一聽也許就會嚷嚷起來:“哇,這不是S·H·E演唱的《中國話》嘛!還上了2009年度流行歌曲排行榜呢,好好聽啊!”
沒錯,正是這支歌曲。然而這會兒唱歌的人并不是S·H·E,而是眉眉、小鈴鐺和奇奇,是我們一行好朋友正無拘無束地唱著歌兒,在景山登山呢。我表妹眉眉每次來北京游玩,總要登一兩次景山,她說她實在是太喜歡太喜歡登上景山的最高點——萬春亭,放眼眺望近在眼前的紫禁城和一望無際的北京城啦。瞧,說著話兒,唱著歌兒,我們幾個已經站在了高高的萬春亭上。
“你好啊,北京!”眉眉先就興奮得揮臂高呼起來。
奇奇說道:“要知道,對于北京這座巍峨皇城來說,明成祖朱棣可是功不可沒哪。朱棣先是在公元1403年、也就是永樂元年時將北平改為北京,公元1420年時大興營建的北京城池竣工后,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明王朝正式由南京遷都北京。”
洋洋說:“明代的北京城垣由四重磚建筑而成的呢,自外至內是:外城、內城、皇城和紫禁城。單說于明嘉靖年間建成的外城吧,全長就有14公里,現在的北京二環正好就是外城這么一圈。當年的7座城門東便門、廣渠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廣寧門和西便門,現在的地名除了廣寧門從清道光年間就改叫廣安門以外,其他6座仍然沒變;其中東便門和西便門的老城門樓都矗立在原地呢,永定門近兩年也已恢復原貌了。”
我說:“說起來,在北京,明代的歷史名勝古跡那可就太多啦,隨便一說就是一長串:太廟、天壇、地壇、日壇、月壇、萬里長城、十三陵、歷代帝王廟、智化寺、法海寺、先農壇,等等。所以,待到公元1644年初清兵大舉入關占領了北京,十月初一順治皇帝正式宣告“定鼎燕京”、也就是定都北京后,繼續沿用了明代北京城垣,也分為紫禁城、皇城、內城與外城。僅僅改了幾處名字:將紫禁城的玄武門改成神武門;皇城的承天門改為天安門,北安門改為地安門,大明門改成大清門;外城的廣寧門改成了廣安門。”
小鈴鐺笑盈盈地說道:“咱們可別忘了,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在保留了明代北京城垣的基礎之上,由于康、雍、乾盛世期間政治穩定,國庫豐盈,所以開始了大興土木,在皇家園林的興建上達到了鼎盛。在山巒蓊郁、泉溪眾多的北京西郊,便先后興建起著名的'三山五園’來。”
眉眉不甘示弱地連忙接道:“這我知道哪,辰辰哥哥早就給我講過,小鈴鐺提到的'三山五園’就是香山、玉泉山、萬壽山,和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圓明園和暢春園。對吧?”
我說道:“再往下說,就得說到1911年到1949年的中華民國時期了,這段短暫的歷史在北京的歷史長河中,是個承上啟下的重要轉折點呢。其中主要的一筆就是,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后,國民政府將當時的北平設為了行政院直轄市,所以,民國時期在北平曾經發生了一系列的歷史重大事件,一直到1949年1月31日,由于國民黨將領傅作義接受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北平便宣告和平解放啦。”
洋洋說:“接下來,歷史翻開了最為輝煌的一頁: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決定,改北平為北京,北京成為了我們新中國的首都啦!”
聊到這里,我們不約而同地立起身來,再次放眼望去,只見臨近傍晚的西方天際已升騰起橙黃與緋紅交織的云霞,絢爛柔和的光芒輕輕揮灑向無比雄偉無比瑰麗的北京城,我們的眼前和耳畔仿佛立時蕩漾起一曲交響音畫,美輪美奐,無際無涯。
作者簡介
匡文留,當代著名詩人。滿族,生于北京,長于大西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第三、四屆理事,甘肅人民廣播電臺主任編輯、記者。現在北京兼職、寫作。獲“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實力詩人獎”,首屆唐剛詩歌獎終身榮譽獎。
1980年步入詩壇,在全國二百多家報刊發表詩作三千多首,作品被收入百余種選集并介紹到國外。出版詩集《愛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宮》《西部女性》《情人泊》《女孩日記》《匡文留抒情詩》《愛獄》《靈魂在舞蹈》《另一種圍城》《古都·詩魂》《我乘風歸來》《回眸青春》《大地之臍》《匡文留詩選》,長詩《滿族辭典》,散文詩集《走過寂寞》《少女四季》,散文集《姐妹散文》《詩人筆記》《圍城內外》,詩論集《匡文留與詩》《匡文留詩世界》,長篇小說《花季不是夢》《體驗》《我的愛在飛》,長篇紀實《少女隱情》《我愛北京》《我愛我的祖國》《我愛中國共產黨》等三十部專集。多次獲全國及省級文學獎,簡介與創作收入國內外近百部權威性辭書。
匡文留作品展示區,點擊以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