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豐田,本田等各大車企都爭先恐后的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希望能在新的一年有一個非常良好的開始。 同為世界前三強的大眾自然是不甘落后,18年將上市旗下,包括第二代奧迪Q5,第四代奧迪A8,第二代奧迪A7,蘭博基尼Urus,第三代保時捷卡宴,第一代奧迪Q8在內的各主要子品牌的核心車型,這些耳熟能詳的車型更新換代之后,陣容可謂是強大到讓日系和美系自慚形穢的節奏。不過,在疆哥的仔細觀察分析之下,可是發現了個小秘密呢!
這個秘密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這些即將新上市的新車型都是基于新一代MLB Evo平臺打造的。有車友說,MLB Evo平臺早在15年就出來了,有什么新鮮的。沒錯,MLB Evo平臺確實是15年大眾提出,以奧迪A4L為起點,奧迪和身后的大眾就開始了它們在MLB Evo平臺上的車型普及之旅。
1.Evo大眾的進化論
Evolution(進化)這個單詞,根據三菱的信仰英語教學法,而被大眾使用,意思再明白不過了:MLB Evo平臺就是MLB(縱置發動機模塊化平臺)平臺的進化版本。
提到MLB,那么就不得不往前追溯曾經和它相愛相殺的MQB(橫置發動機模塊化平臺),以及更早之前的PQ系列。可以說,從PQ系列到MQB,MLB,再到現在的MLB Evo,就是活脫脫的平臺鼻祖大眾“平臺流”的進化史啊!
自從大眾開發出以“MB”(Modulare Baukasten,模塊矩陣)的車輛平臺開發理念,往后的所有汽車平臺都根據這個理念進行開發。
現在我們天天都在說平臺,到底平臺是什么?在這里疆哥也先解釋一下,所謂的平臺就是把諸如底盤橫梁、懸架等汽車中不變的總成、模塊、零部件整合為一個平臺,再匹配上其它如車身外殼等不同型號的總成、模塊和零部件,實現在一個基本型上組合成多種不同款式、功能各異的車型。
平臺最大的好處就是,極大的增強零部件的通用性、提高生產線的柔性、降低生產成本。
MQB平臺的衍生能力極強,已經覆蓋了A00、A0、A到B四個級別的車型,但由于橫置發動機帶來的一部分局限性,導致MQB沒辦法在V6發動機以上的車型中使用,為了讓中高端車型也享受平臺化和模塊化帶來的好處,因此縱置發動機的MLB就應運而生了,主要用作生產大眾集團B、C到D級的轎車、SUV等車型。
MLB Evo在MLB的基礎上,優化了布局,同時還進行了輕量化,這樣一來,縱置發動機布局利于基于托森差速器的quattro四驅系統的布置和匹配,可以提高車輛的駕駛性能和安全性能。
2.TNGA,不是冤家不聚頭
雖然大眾開啟了“平臺流”時代,但是各大車企也不甘落后搶奪平臺這塊巨大的蛋糕,衍生出來的例如Benz的MFA和MRA平臺,BMW的UKL和CLAR平臺,豐田的TNGA平臺,以及沃爾沃的CMA和SPA平臺等,真可謂是百花齊放!
不過在這里,疆哥重點要提到豐田的TNGA平臺。誰讓2017年行業排行是豐田第一大眾第二呢?這讓18年大眾和豐田這場相愛相殺的大戲格外精彩,那自然也就少不過平臺的對決咯!
豐田的TNGA平臺也是模塊化平臺,擁有適用于小型車、緊湊型車和前驅中型車的三種底盤架構,并將底盤懸架、發動機、變速箱、電器元件等零部件歸類為發動機艙和駕駛艙接口兩部分,通過實現零部件共用來節省成本、縮短開發時間、減少設備投資、降低零部件費用,同時全面更新動力總成,降低底盤高度,提高其行駛性能,并采用更加個性化的設計,使車型有更好的外觀。
不過,比起MLB和MQB來說,豐田的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更像是一種生產理念,而并非單純的一種生產平臺,更重視將汽車制造的整個過程整合到一起,涵蓋汽車研發、設計、生產、采購等全產業鏈價值,實現產品優化和新技術的量產。
從這一步來說,豐田確實棋高一著,不過,可不要忘記了大眾的MQB和MLB Evo可是有著極其變態的繁衍能力的,從A級的高爾夫到B級奧迪A4L,C級的奧迪A6L,以及D級奧迪A8和賓利為代表,幾乎覆蓋了所有車系,競爭力可謂是十分的強大。
畢竟,不管是TNGA還是MLB Evo,其目的,依舊都是降低生產成本,實現新技術量產。
3.模塊化平臺,大勢所趨也
靠著發動機橫置和縱置的區別,大眾僅用MQB和MLB兩種平臺就將旗下幾乎所有車型的生產平臺全部覆蓋。平臺化生產的運用,直接大量的減少了生產線,增加通用零部件數量,使生產以及售后的過程簡化,大大降低了生產的成本。甚至,會帶動整個產業模式的轉變,以及產業的規范性和一致性的促成。因為,在實現大規模的平臺化生產之后,零部件通用率達到70%-80%,成本減少30%-40%,這個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因此,疆哥認為,未來的平臺化生產模式有以下幾點:第一,產品群的統一規劃,分步開發代替單一的產品開發;第二,產品開發將形成平臺開發、車型開發和總成開發的三個層次,資源向著平臺開發傾斜;第三,將新技術的量產平臺化。
當然,平臺化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如大眾的MQB平臺前期的投入成本,就需要生產600萬輛整車去消化。這種投入也不是所有車企都有勇氣承擔的,可能也就如豐田,大眾這些行業大佬才如此肆無忌憚吧。豐田TNGA和大眾MLB Evo平臺的PK,可謂是汽車行業兩大高手的對決,相比于精通精益生產和精益設計的豐田,大眾這回確實是拼了
總的來說,平臺化的意義不僅限于車型開發平臺,還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通過建立一個標準化的、可互換的通用汽車平臺。不過,對于普通的消費者而言,平臺化最大的好處莫過于花A4的價錢,享受A8甚至蘭博基尼的黑科技吧!可能有錢人不太愿意吧,反正疆哥倒是很樂意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