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繼新 李維新|為教育圓夢 幸福天下師生——走進李維新老師的“華之夢教育e積分”(一)
李維新,曾從事中小學教育20年,歷任教師、中層干部、希望小學校長,現任華之夢教育集團董事長,是“華之夢教育e積分”的創始人。他倡導通過e積分的管理方法,讓學生開心成長,讓教師舒心工作,讓干部順心管理,讓家長放心教育。
幾年間,他舉辦公益培訓和巡回演講,為數千名教育行政干部、校(園)長、教師輔導“教育e積分”,為上百家學?,F場調研。從2013年開始,“華之夢教育e積分”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他先后在全國公益專題巡講14次,受益教師達兩萬余人次。2018年8月20日,首屆中國教育積分管理研討會成功舉行,首開“華之夢教育e積分”全國性推廣之先河。至今,他組織了8期“e積分落地研討會”,累計為全國17個省份的61個縣(市、區)1100余所學校的6000多位校長、教師培訓“華之夢教育e積分”,幫助400多所學校實操落地,并免費提供“學生e積分”試用軟件,惠及全國10多萬名師生。2018年10月,華之夢教育集團成功落戶首都北京,它將成為“教育e積分”推廣的“空間站”。2019年,李維新致力于布局教育領域“十百千萬”工程——秉承“用教育影響一座城”的理念,肩負“為教育圓夢,幸福天下師生”的使命,力爭每年讓“教育e積分”影響10座城市,培養100所標桿學校,幫助1000個班級,惠及10000個家庭!【李維新】2001年,畢業3年的我,通過競爭上崗成為當時全鎮教育系統最年輕的干部——少先隊總輔導員兼教導副主任,負責全校學生管理工作和藝體工作。學校采用“學生常規百分競賽”的方式管理各班級學生,即由少先隊執勤學生負責每天不定時檢查各班學生常規,發現問題,就給相應班級扣分。時間一長,被扣分班級的班主任就不高興,經常私下找執勤學生“聊天”,執勤學生就找我“辭職”。【陶繼新】這樣,因擔心扣分在學生那里形成的恐懼心理,則會長久地揮之不去,不但影響學生情緒以至影響學習效率,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生命成長的狀態。【李維新】后來我就想,怎樣做才能讓班主任和執勤生都樂意接受?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為抓好學生管理,每天課間操結束,我都在全體師生面前點評各班常規情況,我以表揚好的班級為主,談到問題就只說現象,不批評。慢慢地,我發現被表揚的班級,老師學生都很開心,我就琢磨,“百分競賽”為什么非要扣分呢?為什么不能獎分?【陶繼新】在大家司空見慣的場景中,您卻發現了問題,并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至少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您從學生包括從班主任的切身感受出發思考問題,如果沒有學生的快樂與班主任的積極性,就無法真正將工作做好;二是您有一種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智慧與能力。【李維新】從那以后,我就開始給各班制定獎分標準,讓執勤生負責挑表現好的班級加分,比如:以前執勤生在路口“抓”跑操不好的班級,扣分還要罰著重跑一遍,每次“抓”到哪個班級,老師惱火、孩子厭煩;后來執勤生只在路口挑跑操好的班級記錄下來“加2分”,跑操好的班級就越來越多,給哪個班加了分,學生們一片歡呼,跑得更有勁兒了,老師們也很高興。管理工作,我抓起來也越來越順手了。【陶繼新】獎與罰、加分與扣分竟然產生如此天壤之別的效果,這讓很多人意想不到。其實,學校里還是那些學生,還是那些班主任,但是,由于不再被罰與扣分,就沒有了心理壓力;由于受獎與加分,便產生了受尊重、被肯定的感覺。這不但讓工作“抓起來越來越順手”,而且讓人心情越來越舒暢了。【李維新】2009年,我臨危受命,接任青島保稅區希望小學校長,“讓山里孩子享受城里教育”是我給自己定下的辦學目標。我制作了藍(1分)、黃(5分)、紅(10分)三種顏色的“獎卡”,要求教師在學生的常規管理和課堂教學中全面使用。我教老師們按學生的學習成績、綜合能力分組,“同組異質、異組同質”,每個小組4個學生——優良中差各一個,分別用“太陽”“月亮”“星星”“天使”命名,分別代表1、2、3、4號得分手(考慮盡量避免給學困生貼標簽)。上課回答問題老師不再提問學生的名字,只提問組號,小組任意指派學生代表小組回答問題,1號回答得1分,2號回答得2分,4號回答得4分。小組為了得高分,紛紛讓4號代表小組回答問題,“天使”一下子被“激活”了。【陶繼新】“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提高了學生們,尤其是“天使”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讓他們有了受尊重與被重視的感覺,自信心也會逐漸地蘇醒,只要擁有了自信,就有走向成功的可能。【李維新】后來,我們又把這個方法沿用到監督學生寫作業上,小組之間相互檢查作業,3號不寫給對方小組加3分,4號不寫給對方小組加4分。只要哪個學生“敢”不寫作業,課間就會被同組同學“圍攻”,甚至放學后被同學帶回家寫作業。就這樣,老師們“千年頭疼”的家庭作業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陶繼新】之所以出現監督的積極性與被“圍攻”的情況,是因為您采用了捆綁式評價的方法,即不是評價個人的優劣,而是對小組整體評價,只要小組中的任何一個成員沒有很好地完成作業,整個小組的得分就會減少,從而“株連”到自己。更重要的是,時間長了,學生還會形成一種團隊精神,在為個人考慮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讓小組更加優秀。這種合作意識一旦形成,不但受益于當下,還會向未來延伸,從而為自己生命的前程點燃起更美的亮色。【李維新】積分管理學生效果這么好,能否管理老師呢?我嘗試用積分規范老師的出勤,我們規定,早上第1名到校加20分,第2名到校加19分,以此類推。結果第一天使用,就有老師6點到校,我每天7點到校,以前是最早的,現在變成最晚的。后來,根據老師們的建議,改為7點30分前到校加5分,7點40分前到校加2分,7點40分以后到的不得分,教師的出勤問題順利解決了。【陶繼新】您用加分法規范了老師們的出勤,并收到了立竿見影之效。同時,您還從善如流聽取了老師們的建議,規定了上班時間的合理性。這種辦法,如能推廣到更多學校使用的話,不但會讓校長不再操心與焦慮,還會讓教師按時上班形成習慣,以至成為學校的一道文化風景。【李維新】以前我每天要在校園里轉好幾圈,到處挑毛病。老師們反感,我也心累。后來經過討論,我們規定,老師每提一條建議可以酌情加1—5分,為此,老師紛紛為學校建言獻策。更讓我感動的是,女教師相常春為了給學校提合理化建議,晚上留在學校沒回家,一宿寫了3張建議單:學校下水管道沉淀池有垃圾;校內幾十種樹木孩子們不認識;大山里的孩子沒走過斑馬線……招標以后,建校5年沒有清理過的下水道沉淀池被老師們30分一個搶了;10分一棵樹,讓學校的每棵樹上都有了“樹木簡介”;男教師掙了300分,在校園的馬路上畫上了斑馬線,讓山里的孩子在校園內學會了城市交通規則。相老師也一下掙了10分的建議分。【陶繼新】教師們紛紛建言獻策,一方面可以集群體之智慧,另一方面,也讓大家有了主人公的意識與感覺。而好的建議,則很好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相常春老師提出要解決的這三個問題,對學生來說意義重大。從表面看來,這些教師是為了給自己掙分,但往深處看,又有著為校做事的精神支撐。人人如此積極而為的時候,再苦再難的事情,都會變得簡單且快樂。看來,管理的學問何其大也!【李維新】教學成績一直是家長、社會關注的重點,也是我們學校的難點。有了積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老師的積極性也會提高。我們制訂了科學、合理的期末考核、評優樹先機制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使得我們學校在全市抽考中一躍升為全市第二名。【陶繼新】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固然令人欣喜,而更重要的是由此而激發起來的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實,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著巨大提升與發展的潛能,可有的時候,這種潛能往往處于沉睡狀態,甚至已經將近走向死寂。好的領導,就是將師生身上沉睡了的潛能激活。當師生的潛能噴薄而出的時候,不僅考試成績,其他各個方面都可以“而今邁步從頭越”,從而斬獲驚人的成績。【李維新】家校矛盾一直是一個焦點問題,很多家長一有事就打熱線投訴,為此,我們發放了家校“連心卡”,家長每給學校提一個建議,就獎勵孩子1—5分,從此,我們收到的不再是難辦的“意見”,而是誠懇的“建議”。【陶繼新】“連心卡”之名何其好??!只有學校與家庭心連心,家校才能少有矛盾甚至沒有矛盾。可是,這在邏輯上只是一種必要條件關系,即有之則未必然,無之則必不然。這就像教師愛學生一樣,如果愛之無方,愛往往會起到相反的效果。而為家長的建議給孩子加分,不但有了彼此的心心相連,而且讓這種連接生成了和諧的能量。【李維新】幾年的時間,積分管理在學生管理、教師管理、家校關系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就想,這么好的方法,能不能推廣到全區、全市乃至全國學校,讓更多的師生受益?【陶繼新】您之所“想”,讓我想到了孔子的忠道精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您,恰恰具有這種精神。您不是將這一制勝之道據為己有,而是讓它在更大的范圍里開花結果。而您,又是知行合一者,恰如王陽明所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隨后,閃耀著智慧之光的“知”,便有了不斷向前推展的“行”。原載于《中國教育報》,2019年10月26日,第4版。
陶繼新
微信號 : taojixin6789
網站:www.taojixin.co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