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孩子啃,你都試過哪些方法?
門診經常有家長問:“大夫,我家孩子總愛咬指甲,怎么喊、怎么嚇唬都糾正不過來。您看,這滿手光禿禿的!這是缺鋅,還是咋回事?”這些孩子,有沒斷奶的,也有十幾歲的。
一看到孩子啃指甲,父母就不淡定了。有的上網查,度娘說是缺鋅??扇メt院查查血,也不缺鋅。也有的家長就覺得是壞毛病,相信“棍棒教育”??墒侨螒{父母張牙舞爪,孩子依然雷打不動地啃……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咬指行為應該是嬰兒口欲期的延續,是緩解焦慮和緊張感的一種自我撫慰行為。
· 心理因素:有的與幼兒期斷奶過早有關。學齡前兒童和低年級學生一般與身體不適、缺乏營養、孤獨、害怕、模仿等方面有關。較高年級的學生一般與繁重的課業負擔、升學壓力太大、害怕老師和家長、 情緒煩躁郁悶等有關。
· 家庭原因:父母感情不合、擁擠的居住條件。
· 相關疾病:缺鋅或者寄生蟲感染。缺鋅患兒同時伴隨厭食、反復口腔潰瘍、反復呼吸道感染、身材矮小等,血液檢查可幫助診斷;寄生蟲感染會有面部白斑、腹痛、肛周瘙癢癥狀,便常規可發現蟲卵。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總咬指甲,一方面把指甲咬得光禿禿不合適,另一方面覺得這種行為不正常。
那么,除了這些理由,咬指甲還有哪些危害呢?
反復撕咬,會損傷手指和皮膚,使指甲的游離緣變得粗糙、指甲四周出血、指甲畸形,甚至發生甲周炎、甲周疣。
有甲癬和甲溝炎的患者可把病原菌帶到口腔,引起口腔感染。而有口腔皰疹的咬指甲癖者可使被咬的手指患皰疹性甲溝炎。
此外,經常咬指甲會損傷牙齒,導致門齒裂痕、牙列不整、齒齦炎等病癥。
如何糾正?
往指甲上涂辣椒水或者黃連水有用嗎?
有的家長用辣椒水或者黃連水涂在孩子指甲上,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還是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 改變心態:遇到孩子咬指甲,大人不能責罵、恐嚇或強行制止,這樣會使兒童更加緊張,不但不能矯治,反而會起反作用,還會使兒童產生孤獨感、自卑感、敵對感等不健康心理,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
· 行為引導:孩子咬指甲時,告訴孩子咬指甲會有哪些危害;明確咬指甲的目的(比如為緩解緊張情緒咬指甲,告知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鼓勵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及集體活動;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通過玩游戲讓孩子轉移注意力。
·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修剪指甲。
· 獎勵機制:看見孩子咬指甲,及時制止,孩子能做到不咬指甲,應及時給予獎勵以正面強化。
· 對因治療:缺鋅者補鋅治療;有寄生蟲需要打蟲。
當然,不是所有咬指甲都是病態,如果這種現象偶然出現或持續時間不長,不應視為病態,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和與外界接觸的增多,一般可在不知不覺中消除。
作者授權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