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證據舉證責任在控方,控方需要搜集大量的證據來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構成犯罪、以及罪重罪輕。控方的證據材料是刑事訴訟的基礎材料,辯護律師首先需要審查控方的所有證據材料。控方的證據材料繁多,雖然以指控為導向,大部分證據都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利的,但是其中也往往有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證據。審查控方證據的思路有兩點:質疑對辯護不利的證據,尋找對辯護有利的證據。
(一)審查對辯護不利的證據
審查質疑對辯護不利的證據,是長期以來刑事案件審查質證的主要內容。幾乎所有的案卷材料都以書面形式呈現,辯護律師通過審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物證、書證、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鑒定意見等在案證據材料,從形式到內容全面審查證據的客觀性、合法性、關聯性,指出證據存在的問題,通過口頭及書面形式,陳述質證意見。這是最傳統、最基礎的審查質證方式。這種審查質證方式,是辯護律師縱覽全案證據內容、發現證據問題的基礎工作,是辯護律師進一步采取搜集、調取證據、申請證人等相關人員出庭、申請調取證據、申請重新鑒定、補充鑒定等多種方式質證的前提條件。對案卷證據了然于心,才能知道證據存在的問題,才能進一步思考更多的質證方式。
(二)尋找對辯護有利的證據
案卷材料中有一些明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證據,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前后反復的供述,就存在部分訊問筆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情況;又如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情況等。另外,對證據的不同解讀,也可以將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證據解讀成有利于辯護的證據。在刑事質證過程中,辯護律師需要在眾多證據中,搜尋對辯護有利證據的能力,在質證意見乃至庭審辯護中將這些證據材料對被告人的有利之處解讀出來。
例如,在張某涉嫌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一案中,其中一單是張某涉嫌搶劫罪,被害人十幾年前被搶劫的案件被公安機關偵破,公安機關認定張某就是十幾年前搶劫案的真兇。歸案后,張某否認搶劫犯罪。被害人當年報案配合調查時,公安機關制作了詢問筆錄。詢問筆錄顯示,被害人明確指認張某就是搶劫他的人。十幾年后,公安機關抓獲張某,追究張某該起搶劫罪的刑事責任。被害人再次接受調查,公安機關制作了詢問筆錄,但是這次詢問筆錄否認張某是搶劫犯的陳述,認為自己不確定是不是張某,而且時隔多年也辨認不出張某。這份被害人陳述作為重要的證據材料放在案卷中。
辯護律師在審查案卷材料時,發現了該被害人陳述,這兩份證據明顯是對辯護非常有利的證據,為此撰寫了質證意見,并作為辯護張某不構成該搶劫罪的重要依據。
在庭審中,公訴人出示該宗搶劫罪的證據時,并未出示這份新的被害人陳述詢問筆錄,僅出示被害人以前的其他詢問筆錄,以證明張某構成搶劫罪。
辯護律師提出,被害人的詢問筆錄,對于認定張某是否實施搶劫行為有關鍵作用,應當作為本案的證據,進行舉證質證。辯護律師將這兩份證據的質證意見詳細闡釋,并將其中的證據內容細節宣讀出來,這兩份證據能夠證明被害人遭受搶劫的事實與被告人張某無關,張某不應該承擔這宗搶劫罪的刑事責任。
控方認為,如果辯護人認為有必要,可以自行出示,現辯護律師將之出示,公訴人可以發表質證意見。公訴人審查全案證據后,對這份被害人詢問筆錄的真實性不予認可。這兩份證據是案發十幾年之后制作的,相比于案發當時的詢問筆錄,當年的詢問筆錄更加真實可信。當時被害人主動說出了是張某實施搶劫。后來,被害人沒有正當理由,主動推翻之前的證言,并不符合常理。這份證據不應該采信,應當以當年的陳述為準。
雖然公訴人不認可被害人十幾年后的詢問筆錄,認為張某犯搶劫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然而,最終法院不認可公訴人的觀點,采納辯護人的觀點,認為十幾年前的卷宗資料對于認定張某犯搶劫罪的證據不充分,被害人后來的陳述表示無法確認張某系兇手,因此認定張某犯搶劫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準確地識別出案卷材料中對被告人有利的證據,或者對案卷證據作出對被告人有利的解讀,這是對控方證據的充分運用,被采納的可能性更高,質證和辯護的效果無疑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