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變法”兩個字,很多人腦子里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在前面加上“商鞅”二字。確實,作為中國歷史上早期、最成功的變法之一,商鞅變法給我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不過今天我們不講商鞅在秦國的變法,講一件他去秦國之前的事情。
據(jù)《資治通鑒》記載,商鞅本名叫公孫鞅,衛(wèi)國人,衛(wèi)國某位國君庶子的后代,是一個沒有資格繼承君位的貴族。這哥們跟其他貴族不同,不喜歡打獵遛鳥,不愛好聲色歌舞,就是對法律非常著迷。經(jīng)過多年的苦讀和研究,終于學(xué)有所成,胸中有了一套依法治國理念的雛形。
當(dāng)時的衛(wèi)國是個小國,國君也沒什么志向,另一個同名不同字的魏國就不一樣了,自從魏文侯開始,就有招賢納士的良好風(fēng)氣,商鞅就去到了魏國,在得到宰相公叔痤的認可之后,暫時在相府當(dāng)了個小官。
又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接觸,商鞅的氣度和見識逐漸顯露了出來,公叔痤這才意識到,這個年輕人了不得啊,在自己手下干活是屈才了,應(yīng)該向國君推薦,給他一個更大的施展平臺。
可好巧不巧的,公叔痤病了,推薦的事情也就耽擱了下來。當(dāng)時的國君是魏惠王,聽說老宰相生病了,就前來探望。來到這一看,真沒想到,公叔痤這不單單是病啊,那是病的相當(dāng)嚴重,老頭躺在床上都奄奄一息了。
此情此景,讓秦惠王不由得悲從中來,他聲音顫巍的問道,人常說,死生有命,不可強求,可萬一您不行了,國家大事,我該跟誰商量啊!
聽國君這么說,公叔痤精神不由得一震。我身邊倒是有個人,叫公孫鞅,他雖然年紀(jì)不大,可胸中的韜略驚人啊。希望您不要嫌棄,可以讓他代替我的位置。
公叔痤這一番話,可有點驚到魏惠王了,他雖然沒說話,可心里已經(jīng)翻江倒海了。什么?公孫鞅!沒聽過這名字啊。怎么地,讓這么一個人代替你當(dāng)宰相?
看著君主那疑惑的眼神,公叔痤也大概猜到了他的內(nèi)心活動,就趕緊又續(xù)上了一句。如果你不準(zhǔn)備用他,那就要把他除掉,如果他去了其他國家,那對魏國將會是一種災(zāi)難啊!說完這些,公叔痤已經(jīng)累的夠嗆,躺在那里再也沒力氣講話了。
魏惠王楞住了,看來這老頭是真的要不行了,一會讓我用公孫鞅做宰相,一會又讓我殺了他,這分明就是在說胡話嘛。魏惠王心里是一陣的不落忍啊,他就坐在一邊,敷衍了公叔痤幾句,而后轉(zhuǎn)身離開了。
半晌以后,公叔痤緩了過來,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招來了商鞅。面對這個自己無比欣賞的年輕人,公叔痤面帶歉意。實在是對不住,作為宰相,我必須要以國家利益為重,所以我先向主上舉薦了你,而后又提醒他殺掉你。現(xiàn)在作為朋友,我勸你還是趕緊離開魏國吧!
商鞅看著眼前這位老者,微微一笑,您老放心吧,國君要是聽你的話,就會重用我了,要是不聽你的話,也不會殺我的,我沒必要著急走的!
果然,魏惠王出了相府以后,就跟身邊人講,宰相真是要不行了,一會要我用一個人,一會又要我殺掉他,可憐啊,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