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氧氣是個地鐵(大夢)
過程和結果到底哪個更重要?
這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或者“你媽和老婆掉水里先救哪個”這樣只能單項選擇的題目,而是必須結合現實生活和個人經歷才能解答的開放式討論。不過看起來可以做出的判斷更加豐富,實際上如果被條件局限的話,甚至需要根據答案反過來構建問題,而且很難對應上最理想的情況。因為“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是不符合現實情況的,成年人的選擇可比未成年人的選擇范圍弱太多了,欲望和資本朝著反比走,太難。
于是就輕易引出上面的結論了:過程和結果哪個更重要,要看事情。個體間或許雷同但由于經歷迥異是無法互通的,因此從來都沒有什么感同身受或者身臨其境,只不過恰好因為共同語言而激活同一個大領域的體驗而已,而范圍相當于宇宙這么無限。
當然,如果將意識發揮到極致可能會出現誤差,比如視結果重要太無恥就會不擇手段,認準過程則容易陷入享受主義。同時,以上兩種思維模式還是不矛盾地能夠統一到單個體內部,或許還共存在同一件事情上。另外,結果重要也能同步過程重要,最好的理解是“量變產生質變”。質就是結果,量則是過程,這個公式完美解釋了一種關系。
結果更重要且慢討論,本篇先來看看那些過程更重要的事情,因為今天我恰好撞上這樣的靈感。關于過程重要的解讀,就是結果上限是理想但基本不會發生,必須懷著一種“別去期待就不會失望”的態度。這不是沒有精神屬性地放棄治療,而是基于實事求是的大背景進行不斷自我改革呈現的動態平衡。這才是過程重要的真諦,也可以轉化為我好幾年前通過看球覺悟的哲學理論:希望主義和結果論。
過程重要的話,就不能盲目服務于過程本身了,需要有參與感在里面,即得到反饋,否則索然無味,除非不怕犧牲、有條件或者喜歡浪費時間,否則沒意義。過程重要的前提,是過程重要。過程如果作為一個概念是難以提供正能量的,對于當事人來說,或許無法轉型結果,但能分期快樂就行。比如夢想,我目前在撰文,就是過程重要的一次兌現。其他一些事,就不舉例了。
以及,過程也有結果。過程是唯心情境下的模式,不存在能感知,形態上隨時能終結。沒有不能對應結果的過程,過程也必須隨時出現結果。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大結果會固定但結果不會只是一個。而小結果基于本質又屬于過程的一部分,這就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也保障參與者不會被永無止境的假設嚇到失去自信和動力。那句“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可以用來局限解釋。
過程和過程也不是一回事,但甚至不能成為一門學問,因為沒有對錯的區別,只能對應結果。過程各種政治錯誤,有時反而激活幸運后,兌現意外偏好的結果。所以過程不是孤立的,每一次實踐都會積累機遇,增加所需求結果實現的概率。人生沒有結果,永遠是一個過程,因此大部分生活都是那些過程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