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 1:中藥和砂鍋更配哦
煎藥器具必須是砂鍋,或用陶瓷、不銹鋼器具,忌用金屬鍋,如鐵鍋、鋁鍋等,搪瓷鍋屬于金屬鍋,也是不可以用的哦。現在常用的不沾鍋在中藥面前就乖乖退下吧,以免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甚至產生副作用。
Tips 2:給藥材泡個澡,服用效果更佳
煎藥前,一般需要將藥物浸泡30分鐘到一個小時。因為藥物的有效成分包含水溶性成分和醇溶性成分。泡藥后再煎煮,則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包含醇溶性成分的藥物要用酒精來泡,這個要謹遵醫囑。浸泡藥材的水要沒過藥物,高出藥物兩到三指。遇水漂浮的藥物浸泡水量達到兩三尺高就可以。類似葉子、絲瓜瓤等的藥物,可以根據其高度估計水量,高于藥物兩三指即可。
Tips 3:水有大學問,選擇需謹慎
水是煎煮中藥湯劑的最常用溶媒,要選用潔凈的冷水,如自來水、井水、蒸餾水等。忌用礦泉水,礦泉水中含有的礦物質可能會和藥物產生反應,出現沉淀物。如果大家擔心水質,可以用純凈水哦。城市水質都是達標的,一般來說用自來水即可,過濾水也可以使用。
Tips 4:“火力全開”還是慢火慢熬?
煎中藥很講究火候,也就是煎藥火力及煎藥時間的長短。煎煮中藥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為“武火”,慢火煎之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大火煎開鍋以后關小火。
小火要如何控制時間呢?這時就要看藥物是做什么用了,如果是一般補益性的藥物或調理型的藥物,小火開鍋二十分鐘到四十分鐘左右,等藥汁收得差不多有一碗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治感冒或外感的藥物,有一些揮發性的成分,不宜久煎,那開鍋后十分鐘到二十分鐘即可,一般不要超過二十分鐘。如果含有薄荷、桑葉之類的成分,稍微開鍋一會兒就可以。這類藥物在浸泡時可以少放一些水。
Tips 5:煎藥必須牢記的流程
有很多經驗豐富的老人說中藥要煎兩次,那具體程序是怎么樣的呢?陳大夫告訴大家,中藥確實要煎兩次,第二次煎藥的水要少一些,因為第一次煎藥時藥物是浸泡過的,吸收了很多水分,所以第二次煎藥時水可以少放點。開大火,開鍋后轉小火煎二十分鐘到四十分鐘,倒出來,把兩碗藥合成一碗,然后再分成兩份,一份晚上喝,一份第二天早晨喝。
第二份一般要放冰箱里保存,吃之前要加熱。如果有條件可以放砂鍋里燒開,如果沒有條件也要盡量加熱,到微波爐里轉一兩分鐘,在人體可接受溫度范圍內喝藥即可。
Tips 6:喝藥的方式和時間也很關鍵
中藥分為補益類和外感類,補益類藥物空腹喝效果會好一些,比如說參湯。如果有些老年朋友腸胃功能弱的話可以飯后半小時再喝。飯后多服用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和消食藥。
睡前喝藥需要先飽腹嗎?有些藥物中含有辛辣刺激成分,陳大夫建議大家在服用前可以先吃點食物,最好是饅頭。但是現在大部分家里都不會常備饅頭,那可以用餅干代替嗎?餅干中含有脂肪,油性成分,盡量不要在喝藥前吃。
服藥無論飯前或飯后,都應略有間隔,在飯前或飯后30~60分鐘為宜,以免影響藥效。具體湯藥的服用時間、次數,還是要遵醫囑為主。
為您
推薦
圖文來源:老年之聲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