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痛風或尿酸升高的人,最常聽見醫生說的就是:「你以后海鮮不能吃」。這對于吃貨們來說真是晴天霹靂,有沒有瞬間覺得從此人生暗淡無光。但是,事情也并沒有如此絕對,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海鮮與痛風這點事。
在這之前,先和痛風醫生(微信公眾號:tfyisheng)一起回顧下尿酸升高和飲食之間的關系吧。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核心環節是體內血尿酸水平升高。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
尿酸生成過多
尿酸排出減少
尿酸是體內嘌呤代謝的產物,大部分尿酸是通過內源性核酸產生,只有一小部分是攝入食物中的核酸代謝引起。
因此嚴格限制嘌呤飲食通常只能降低尿酸水平 10%~18% ,大約是 70~90 μmmol/L。
雖然很多情況下,光靠飲食控制不能將尿酸降至完全正常,但是,胡吃海喝還是會大大增加痛風的發病風險。
所以,我們還是強調「忌口」是治療痛風的第一步!
海鮮與痛風和高尿酸之間的關系,還真是有不少文獻支持呢。
2004 年美國學者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 47 150 位男性隨訪 12 年的文章,主要研究了這些人群的飲食結構和痛風發生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海鮮攝入水平高的人,其痛風發生風險也增加。
在上海 3 978 名 40~74 名男性居民的調查中也發現:海鮮攝入水平越高,高尿酸血癥發生率也越高。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海鮮確實可以影響機體中的嘌呤代謝,但是和攝入量密切相關。
海鮮種類繁多,不同種類海鮮的嘌呤含量不同。根據每 100 g 食物中嘌呤含量多少,可以將海鮮分成:
1. 高嘌呤海鮮
每 100 g 含有 150~1000 mg 嘌呤。在確診痛風或高尿酸血癥后就需要避免食用,因為這類食物嘌呤含量高,攝入很少就容易引起尿酸鹽沉淀誘發痛風。
2. 中嘌呤海鮮
每 100 g 含有 25~150 mg 嘌呤。可以每周食用 2~3 次,每次少于 100 g。
3. 低嘌呤海鮮
每 100 g 含有 0~25 mg 嘌呤。由于嘌呤含量少,則幾乎沒有任何限制。
因此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患者在吃海鮮前需要了解下各種海鮮的嘌呤含量,做到心中有數。
一些常見的海鮮嘌呤含量如下圖所示:
您還想查詢其他海鮮或是飲食是否適合痛風患者?退出文章界面,直接留言給痛風醫生即可。
由此可見,大多數海鮮的嘌呤明顯偏高。
魚蝦類的嘌呤含量也是接近高嘌呤海鮮那一類。平日如果實在想吃,量也一定要控制好。
具體可參考前文中提到的不同海鮮的參考攝入量。
最后要提醒的是,由于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是全身代謝問題,常伴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以目前更多是提倡改變生活方式,適當控制嘌呤,而不再只是嚴格限制嘌呤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