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靖和哪吒的關系,只能說:因為哪吒本就是天王的兒子。
首先簡單的概括一下:哪咤原型是那吒,李靖原型的一部分是毗沙門天王。那吒是毗沙門天王的兒子,所以哪吒自然就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兒子。
其實大家所好奇的是李靖是唐朝時的,與商朝時期的陳塘關總兵李靖怎么會扯上關系。其實這個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中國民間神話故事會吸收,能容納。就像道教佛教在中國的吸收一樣,佛教可以把道教人物吸收成自己的,道教也是一樣。
就好比說這位哪咤三太子,他既是以佛為父,又是道家中壇大元帥。他不僅是佛,又是道家圣人。
李靖也是一樣的,在南亞西域是毗沙門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多聞天王。在中國,李靖又是唐朝名將,著名軍神。
佛教傳入中國后,唐代和當時西域都信仰北方毗沙門天王,也就是多聞天王。而李靖因為戰(zhàn)功顯赫,死后封衛(wèi)國公,民間傳聞李靖經常顯靈,為百姓救苦救難,老百姓就建廟宇供奉李靖,到了晚唐時期,李靖漸漸被神化,成了真正的保護神。
而毗沙門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剛好又是負責保護北方的保護神和財神。這個天王傳入中國后,老百姓就特別喜歡這個人物,保護神加財神,歷來是中國老百姓喜愛的神。
李靖也是老百姓信仰的保護神,天王又開始中國化,在這過程中,李靖和天王就慢慢的糅雜在一起,成為了一個中西結合的文化產物,如今的托塔天王李靖。
哪咤,梵文名字叫Nalakuvara,原型是波斯戰(zhàn)神努扎爾,佛教護法神那吒。哪吒雖然是中國道教的正統(tǒng)神仙,但是這個角色也是揉雜了道教神系,民間信仰,神魔小說等內容。
從波斯拜火教到印度,再從印度佛教傳到中國,然后經過民間傳說,戲曲小說文學等等,最后形成了我們熟悉的小英雄哪吒形象。
因為哪吒相傳是佛教北方毗沙門天王的兒子,而毗沙門天王在中國寄生在了李靖身上,自然哪吒就成了唐朝李靖的兒子。
哪吒佛教中的兄弟還有大太子最勝,二太子獨健,到中國就成了金吒,木吒。
對于唐朝的神穿越到商朝去當爹,這個其實不能這么看。在中國民間神話和真實歷史是不能完全的把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且去商朝當爹這件事也是《封神演義》做的孽。
事實上封神體系和西游體系中就有很多不同的設定,因為這些都是獨立的小說體系,如果非要把他們拉到一個體系中,那就會出現(xiàn)很多矛盾和不符的地方了。
簡單的來說,唐朝的李靖和商朝哪吒成了父子關系,這是中外文化的結合,民間神話和小說演義綜合的一個產物。
最后說說哪吒到底有幾個手臂,《三教搜神大全》和《封神演義》中說哪吒是三頭八臂,但是《西游記》中是說三頭六臂。可能是三頭八臂不如六臂符合審美吧,所以三頭六臂的形象更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