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在文章末。沒有興趣看前面文字的,直接拉到文末看視頻。
首先感謝這幾天大家的意見和建議。
給大家大致回復一下:
很多朋友建議我出鏡錄視頻。
因為申請學校教室,有使用時間段(只能上班時間)、長度等限制,我個人還是不想麻煩,更傾向于在家里完成這套視頻課程。
在家里自己架著投影、三腳架、單反、小DV試了幾天,效果不是很好。
第一,家里燈光設置不方便,如果投影亮度合適的話,那么臉肯定是黑的。
第二,投影上顯示的圖片,不是很清晰。而我的課程一個重點,就是分享展示我的圖片。
第三,我本人神態、語氣表現都不是很好,如果出鏡錄視頻,大家注意力可能在我身上,而不是教學內容。
還有朋友建議,可以加個攝像頭,放在右下角,不占PPT主顯示界面。我試了一下,都是我坐那里搖頭晃腦,沒啥意義。
所以我想,這一次還是放棄出鏡錄視頻。
還有朋友建議:能否弄成50分鐘的課程。10幾分鐘的太短了。
我將來可能會錄一套50分鐘標準課堂版本的。
但這一次因為是公眾號傳播,20分鐘是極限了。
所以我才分成那么多小專題來講。
內容上,也有很多好的建議。有朋友建議我講講目前陜西旅游資源開發狀況。
我覺得,那是給本科生上課的內容,這次公眾號,我更多想從一個旅游者角度來分享自己系統游歷陜西的旅游經驗。
關于內容編排和順序,有朋友建議從陜西地理條件的形成等講起。我覺得那樣先講自然旅游資源的話,把重頭戲的人文旅游資源放在后面,有點本末倒置。
第一次的版本,我相信是不成熟的。請大家以寬容的心態看待。
我想先按照自己的想法發布出來,請高手們發現其中的錯誤,問題,下一個版本統一完善。
第一講按說很重要,我本來應該選一個圖片質量高的地方。但我不想打亂自己最初設想的課程體系。第一講是遺址遺跡系列。
遺址遺跡的文化價值很高,但因為很多深埋地下,旅游美學的價值并不高,所以目前并不怎么受到旅游者的青睞。
所謂遺址是人類活動的遺跡,特點表現為不完整的殘存物。很多史前遺址、遠古遺址多深埋地表以下,有些地表以上的,也是斷壁殘垣。
按照其歷史文化價值,由文物部門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省級重點保護單位,市級重點保護單位,區縣級重點保護單位。
陜西目前進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遺址遺跡有43處,省級298處。有一部分價值高,區位條件好的開發為旅游景區。但大部分都不具備旅游接待能力,也沒參觀價值。
這其中比較重要的,叫做“大遺址”。大遺址是指中國文化遺產中規模和文化價值突出的文化遺址,是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史跡主體。國務院先后公布了6批2351處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符合大遺址標準的遺存為583處,占總量的1/4。
2013年,財政部、國家文物局發布《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我國將加大投入,重點保障150處大遺址保護。其中陜西入選的包括:秦咸陽城遺址、周原遺址、阿房宮遺址、漢長安城遺址、大明宮遺址、秦始皇陵、秦雍城遺址、西漢帝陵、唐代帝陵、統萬城遺址、黃堡鎮耀州窯遺址、豐鎬遺址、龍崗寺遺址、石峁遺址。
以大遺址為基礎,成博士對陜西的遺址類資源進行了考察。梳理了陜西境內比較重要,具有一定參觀價值的遺址。分為關中四關遺址、古人類遺址、都城遺址、宮殿及離宮遺址、陶瓷遺址。
我先從關中四關給大家講起。因為陜西這片土地,有一個最核心的區域,叫做“關中”。關中本身就是一個軍事術語,即坐落在四個關隘當中。正是因為有幾個關隘,保障這片土地的安全,所以才有了“得關中者得天下”,“秦中自古帝王都”的說法。
當然,今天四關已經沒有軍事防御功能了,只剩下遺址。請大家跟我去探訪這幾個關隘遺址。
今天的內容是函谷關和潼關。在我的認識里:函谷關和潼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分別作為關中的東大門而存在。但是函谷關目前在河南,不屬于我的課程考察范圍。所以我并沒有去過。
視頻如下。
關于課程介紹,你可以聽上一講。
還是那句話,我本人并非歷史、地理、文化專家。所以課程肯定有一些疏漏,歡迎大家多指導!我講完這一遍之后,會做一次統一修訂。
微信群
有很多朋友問我是否有微信群,我其實挺矛盾的,一方面覺得可以做一個微信群,把對陜西文化旅游有興趣的朋友聚集在一起做深入討論;另一方面又覺得現在微信群太泛濫,擔心很快變成廣告和垃圾信息的陣地。
近期有幾百個朋友加我微信,探討關于陜西旅游的問題。我的微信好友已經兩千多,快管理不過來了,所以做一個微信群吧。
這個微信群主要討論陜西深度文化旅游。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
微信群不經過同意就能拉人入群,我個人很反感。我現在有100多個群,退又不好意思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不想亂拉人進群。
本群實行申請制,有興趣討論這個領域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拉你進群。進群的人不分年齡、階層、身份,一視同仁。
群里禁止發布與陜西旅游無關的內容及廣告,所以做廣告的、微商千萬別來,這里不適合你。具體群管理辦法另行通知。
有興趣的,可以掃描下面二維碼加入“陜西深度旅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