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變卦了”,意思是本來商量好的事情,又改變了主意。
“變卦”是《易經》上的術語,已活躍在人們日常交往的口語中,可見,《周易》對于人類生活的影響是多么深遠和廣泛。
變卦有兩層含義,一是陰陽交替變化的過程,是一種“動”的狀態。只要有動爻就會有變化。朱熹說:“陰生陽,陽生陰,其變無窮?!标庁骋兂申栘?,陽爻要變成陰爻。
二是通過卦變而得出的一種結果,就是變化出另外的一卦。易的根本在于變,不變就沒有《易經》了。不管是單卦還是重卦,任何一卦只要有一爻發生變化,或陰變陽,或陽變陰,都將導致卦的最終變化。
如單卦乾卦:
第一爻動就變成了巽卦;
若第二爻動就變成了離卦;
第三爻動就變成了兌卦。
第一、第二兩爻都動變成艮卦,三爻全動變成坤卦,如此等等。
重卦比如天風姤,,第一爻與第六爻動,第一爻動為陰動變陽,下卦隨之由巽卦變成乾卦。第六爻動為陽動變陰,上卦乾隨之變為兌,媾卦也就變成了澤天夬卦,其余類推。
本卦是預測時直接得到的卦。變卦是由本卦變化出來的。任何事物只要“動”,就會變;沒有動,就永遠不會有變化。本卦沒有動爻就沒有變卦。只要有動爻,不管是一個動爻還是兩個乃至六個爻全動,自然也就變化出另外的一卦。
如起卦得風火家人,風火家人卦就是本卦。二爻動,陰爻變成了陽爻,下卦由離變成乾,變卦就成了風天小畜。
另外,除了本卦、變卦外,還可以組成互卦。
所謂互卦是指本卦或變卦除了初爻和上爻外,其中間的四個爻相互交疊而成的經卦,即二三四爻可以組成一個經卦,三四五爻又可以組成一個經卦。
二三四爻組成的經卦叫下互或內互卦,三四五爻組成的經卦叫上互或外互卦。
本卦風火家人的二三四爻組成下互卦為坎,三四五爻組成上互卦為離。
變卦風天小畜的下互卦是兌,上互卦為離。有了本卦、變卦和互卦,就極大地拓展了筮者的思維空間,為演算推斷提供了更多的前提和可能?,F舉幾例,看看占卜大師們是如何利用本卦、變卦和互卦進行事物的分析和推斷的。
例:宋代程迥為人測婚姻。
有人占問婚姻而得雷山小過卦,筮者解釋不通。再占一卦,還是雷山小過。在場的旁觀者有個叫程迥的高手幫筮者解釋說:“小過的內卦是艮,內互(二三四爻)卦是巽,內互卦與內卦組成風山漸,外卦與外互卦組成了雷澤歸妹。
漸卦的卦辭是'女歸吉’,即女子出嫁有利。”歸妹卦的彖辭說:“悅以動,所以歸妹也?!奔聪矏偠鴦樱?,是要出嫁女兒的事情。后果成婚。
由該卦例可知,筮無定法,內互卦與內卦組成風山漸,外卦與外互卦組成了雷澤歸妹,而且以此兩卦的卦辭和彖辭進行占斷??梢?,占斷時是要根據所預測的具體事件靈活運用的。
例:晉代郭璞為晉元帝即位占筮。
晉代郭璞善于術數,晉元帝時任尚書郎,大約相當于現在的部長級別,官職也不算小了。當晉元帝還在做晉王的時候就準備繼位,讓郭璞占筮。起得雷地豫卦變為火澤睽。
郭璞說:“會稽這個地方會出土一口古鐘,到那時繼位就可以成功了。因為古鐘有為帝王作樂的意思。鐘上會有銘文。豫卦的下卦為坤,坤是指文章或文字。這個靈應之物在民間老百姓水井里。鐘所以出于民間,象征晉王出家而為帝王。
豫卦和睽卦的三四五爻互為坎,坎為水,金(鐘屬金)生水,水為子,金水相生相扶,帝王與百姓融和,這是國家的禎祥之事。”其后第三年,晉元帝即位,會稽某百姓家水井中果出一口大鐘,上有十八個古文字,但沒有人能辨認是什么字。郭璞是用互卦來解釋這個事件的。
例:尚秉和先生測直、奉是否會開戰。
尚秉和先生是近代易學大家,在軍閥混戰的20年代,曾預測直系與奉系是否會開戰(見《周易古筮考》)。
1925年七月初七日夜,尚先生的朋友常朗齋來拜訪,傳言直軍與奉軍要打仗,尚先生起卦預測。本卦地澤臨,變卦水風井。
斷:坤為眾,二三四爻互為震卦,兌為毀折,變卦有風有水,風激浪涌之象,不會平靜。臨卦的彖辭說“至于八月有兇”,八月會開仗。
常問:北方有戰事嗎?
尚說:臨的上卦坤變為坎,坤為西南,坎為北方,戰事起于西南蔓延到北方,而且,北方戰禍大于南方。井卦的二三四爻互為兌卦,兌有毀折之象;三四五爻互為離卦,離為甲兵,坎為陷難,卦象顯示無處不戰爭,無處不遭破壞。
常問:戰爭什么時候能停止?
尚說:坤變坎,坎位在子、丑,戰爭起于酉月即八月,止于丑月即十二月。
果然,到了八月,戰爭忽然在江、浙一帶展開,吳佩孚自任聯軍總司令。到十月,奉軍將領郭松齡倒戈,后總督李景林對馮玉祥宣戰,戰爭在北方展開,到十二月止息。卦象與戰事過程完全吻合。本卦、變卦、互卦,到了占筮家手里,運用得相當靈活,這就是“占無定法”,
“善為易者不卜”,要根據求筮人所要問的事以及當時的環境靈活運用。有時是以本卦斷事為主,有時是以變卦為最終結果,有時又要以互卦進行推斷等。
所謂當時的環境,就是大事大環境,小事小環境。要問“國都遷移”這樣的大事,就要參照大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等,再結合卦象進行推斷。若問“走失的牛能不能找回來”,那就是小環境了,包括起卦時的聲響、人數、坐臥姿勢等都在參考范圍。
“玩其占,觀其辭”,起卦畫爻、分析卦象、探討卦理、推敲卦爻辭、推導可能出現的結果等,都是游戲,“玩”味無窮,其樂無窮,能增加很多人生的樂趣。
學《易經》的人初學時往往不以為然,等到進了門檻,越學越有興致,好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你不斷地探討、再探討,深一步就進入佳境,幾有癡迷的感覺。
“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時”,生活充實了,人生有意義了。所以,學《易經》有益而無弊,不妨學學看。不過,一定要端正學《易》的態度,不可單純為其占而學,應當以占為“徑”而走向哲學大道,像孔子那樣“玩其占”而已。
北冥木木,專注易經原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