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兒童血液惡性腫瘤經系統治療后預后最好 | 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 |
★缺鐵性貧血患兒服用鐵劑至血紅蛋白正常后應 | 繼續服鐵劑l-2個月。 |
★不屬于小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病因的是 | 外傷失血。 |
★不符合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臨床表現的是 | 頭圍增大。 |
★診斷缺鐵最肯定的依據是 | 骨髓小粒可染鐵消失。 |
★l歲男嬰,因面色蒼黃、毛發稀枯3個月。血常規示Hb89g/L,中性粒細胞變大并有分葉過多。骨髓象示: 幼紅細胞巨幼變。為了明確診斷,首先應選擇的檢查是 | 血清維生素B12測定。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血象特點 | 紅細胞中央淡染區大。 |
★小兒骨髓外造血的器官是 | 脾臟。 |
★外周血中T細胞絕對數達成人水平的年齡期是 | 嬰兒期。 |
★哪項不是高危型急淋白血病的危險因素 | 免疫分型為前B細胞型。 |
★溶血性貧血的基本機制是 | 紅細胞破壞增加,超過骨髓代償能力。 |
★急淋白血病總治療時間一般為 | 2.5-3.5年。 |
★ABO溶血多發生于哪種血型情況 | 母為O型,嬰兒為A或B型。 |
★急性腎炎出現輕度貧血的主要原因是 | 水、鈉潴留,血液稀釋。 |
★骨髓外造血時外周血可出現 | 幼紅細胞或幼稚中性粒細胞。 |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做骨髓穿刺,的目的是 | 了解巨核細胞數量及有無成熟障礙。 |
★骨髓鐵粒幼紅細胞減少提示 | 儲存鐵減少。 |
★關于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鐵劑治療,正確的是 | 用藥至血紅蛋白達正常水平后2個月左右再停藥。 |
★診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哪項化驗最重要 | Coombs試驗。 |
★符合急性血管內溶血的是 | 起病急,黃疸明顯。 |
★急淋白血病免疫學類型中,預后較差的類型為 | 成熟B細胞型。 |
★所有骨髓均為紅骨髓見于 | 5周歲。 |
★小兒時期白細胞總數,正確的是 | 嬰兒期約l0×109/L。 |
★關于小兒髓外造血,哪項正確 | 造血需要時可恢復胎兒期造血狀態。 |
★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應服用至 | Hb達正常水平后2個月左右。 |
★血友病甲最主要的檢查異常是 | APTT延長。 |
★對于血友病甲正確的是 | CT延長,APTT延長。 |
★小兒生后造血的特點中,不正確的是 | 小兒各年齡期均常見髓外造血。 |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治療首選哪項方法 | 腎上腺皮質激素。 |
★缺鐵性貧血,鐵劑治療l周左右,實驗室檢查首先升高的是 | 網織紅細胞。 |
★2歲時小兒的HbF為 | 小于2%。 |
★小兒生理性貧血最常出現的時間為 | 2-3個月。 |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增高,哪項最常見 | PAIgG。 |
★小兒白細胞總數接近成人水平的年齡為 | 8歲。 |
★小兒白血病出血原因最重要的是 | 血小板減少。 |
★單純羊乳喂養的小兒,較易患何種貧血 | 葉酸缺乏性巨幼細胞貧血。 |
★小兒出生時紅細胞數正常值約為 | (5-7)×lO12/L。 |
★哪種情況不能發生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 | 缺鐵。 |
★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骨髓象中哪項是不恰當的 | 細胞漿的發育落后于胞核。 |
★霍奇金病的診斷方法,哪項具有確診意義 | 腫大淋巴結的活組織檢查。 |
★小兒貧血中最常見者為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給予鐵劑治療后如有效,則網織紅細胞應于給藥后 | 3-4天后升高。 |
★營養性貧血病人若需輸血,原則是 | 貧血愈重,每次輸血量愈小,速度也宜慢。 |
★組織細胞增多癥X的診斷方法中,哪項最有意義 | 病灶穿刺物病理檢查。 |
★肌注維生素B12治療小兒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無效,最常見的原因是 | 葉酸缺乏。 |
★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引起貧血的機制是 | 葉酸和維生素B12是DNA合成中必需的物質。 |
★各種營養性貧血的共同臨床表現可有 | 多見于嬰幼兒時期。 |
★小兒急性白血病治療的關鍵是 | 聯合化療。 |
★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的骨髓象最有特征性的改變是 | 各期幼紅細胞巨幼樣變。 |
★小兒時期白血病中最常見的類型是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營養性貧血血紅蛋白低于30g/L者,每次輸血應為 | 5-10ml/kg。 |
★營養性混合性貧血的典型表現是 | 大紅細胞呈低色素性,甚至中空。 |
★預防小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應強調 | 及時添加蛋黃、豆類、肉類。 |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細胞形態改變恰當的是 | MCV<80fl,MCH<28pg,MCHC<32%。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易發病的年齡是 | 出生后6個月至2歲。 |
★血友病是一種遺傳性凝血障礙的出血性疾病,哪組最多見 | 血友病甲。 |
★小兒白血病的確診主要依靠 | 骨髓象中白血病細胞(原始加早幼)≥40%。 |
★為促進鐵的吸收,服用鐵劑最好的方法為 | 與維生素C同服,兩餐間服用。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患兒,血紅蛋白90g/L,最合適的治療是 | 服用硫酸亞鐵及維生素C。 |
★對于可疑性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最好的確診方法是 | 骨髓象檢查。 |
★重癥小兒缺鐵性貧血典型的血象應是 | 血紅蛋白減少較紅細胞減少明顯。 |
★哪一項不是組織細胞壞死性淋巴結炎的表現 | 頸后淋巴結腫大、粘連、表面紅腫。 |
★嬰兒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應除外哪項 | 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 |
★為預防缺鐵性貧血,早產兒或低體重兒于生后何時給以鐵劑 | 出生后2個月。 |
★哪一項不是噬血細胞綜合征的表現 | 血纖維蛋白原升高。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鐵劑治療應用至 | 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再用2個月左右。 |
★哪一個病的治療首選脾切除 |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
★小兒急性白血病的治療,哪一項是錯誤的 | 不用分型,化療越強烈越好。 |
★重度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合并肺炎,輸濃縮紅細胞量應是 | 3-5ml/kg。 |
★關于血友病A的治療,哪一個是錯誤的 | 關節血腫應早期熱敷。 |
★維生素Biz缺乏與葉酸缺乏所致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的區別點在于 | 精神神經癥狀的有無。 |
★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的骨髓象表現,哪項不正確 | 紅細胞胞漿發育落后于胞核。 |
★缺鐵性貧血紅細胞生成缺鐵期的主要改變,正確的是 | 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值升高。 |
★惡性淋巴瘤最常見的原發部位是 | 頸淋巴結。 |
★嚴重貧血患兒(Hb38g/L)發生呼吸道疾患,Pa0240mmHg,正確的是 | 不會發生發紺。 |
★不是淋巴結的功能的是 | 形成紅細胞、粒細胞及血小板。 |
★對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有診斷意義的是 | 骨髓幼紅細胞巨幼變。 |
★過敏性紫癜的并發癥中,需要外科處理的臨床情況有 | 腸套疊。 |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重度減少時,最嚴重的后果是 | 顱內出血。 |
★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出現精神癥狀主要由于 | 缺乏維生素B12。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臨床主要特點是 | 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
★鐵減少期實驗室的特征性指標 | 血清鐵蛋白。 |
★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時,最早顯示療效的是 | 網織紅細胞增多。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患兒最適合的治療應是 | 餐間服用硫酸亞鐵及維生素C。 |
★紅細胞生成缺鐵期的實驗室特征性指標 | 紅細胞游離原卟啉>500μg/L。 |
★哪項是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 | 從食物中攝入的鐵不足。 |
★生理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是 | 紅細胞生成素減少。 |
★哪些癥狀不是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的表現 | 異食癖。 |
★缺鐵性貧血根治的關鍵是 | 病因治療。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實驗室檢查中哪項錯誤 | 血清總鐵結合力。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確診,除鐵的生化檢查外,哪一項亦可以協助確診 | 鐵劑治療有效。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主要治療原則是 | 去除病因,給予鐵劑。 |
★缺鐵性貧血期的實驗室檢查的特征性指標 | 血清鐵。 |
★l歲小兒營養性貧血時肝脾腫大多由于 | 骨髓外造血。 |
★哪一項不是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的病因 | 長期服用維生素C。 |
★極重癥營養性貧血的患兒,需輸血治療時,其輸血量應如何掌握 | 每次輸血5-10ml/kg。 |
★剛出生的新生兒白細胞總數為 | (15-20)×109/L。 |
★足月新生兒在生后4個月內很少患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其原因是 | 從母體獲得足夠的貯存鐵。 |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實驗室檢查中正確的是 | 血清鐵蛋白降低,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增高,血清鐵降低。 |
★哪一項改變證實體內紅細胞生成所需的鐵開始減少 | 紅細胞游離原卟啉增高。 |
---------------------------------------------------------
1、為何要加原創:加原創只為可以添加話題標簽。
2、為何要添加標簽:添加話題標簽后可以按照內容分類,方便大家閱讀。
3、聲明:該內容以九版內科學內容為基礎編制,為方便大家學習考試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為謝?。?!
本文章并非作為疾病診治依據,如有不適,請到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