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跟往年一樣,又高調宣傳要查處從事有償家教的教師了。往年一般是走走形式,糊弄一下,雷聲大雨點小,有償家教之風非但沒禁住,反倒愈刮愈猛烈,城鄉家教市場依然紅火一片。
不知道今年的禁止是真是假?
我個人感到今年應該不同于往年,動真格了。因為市縣今年都換了新教育局長,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局長從抓有償家教入手,處理幾個人,既能立威,又能贏得好口碑,何樂而不為呢?
但“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只要存在升學競爭,家教就有市場。蛋糕太誘人,才引無數人前赴后繼。官方一廂情愿,恐怕未必就能徹底禁止得住有償家教?
有償家教何以盛行?學校教育畸形發展,難咎其職。
上次在縣一中監考,因為監考時感到無聊,我就觀察該校教室的布置。我驚訝地發現,一個教室里竟然擺放92張位桌,這說明該教室高峰時曾坐學生92人。張貼在教室墻上的成績單告訴我,該班實有學生87人,因為分數單的最后一人剛好是第87名。87人中,數學不及格的有15人,說明一中也有差生。據了解,該校老師一般都任教雙班。以數學老師為例,每天要批閱160多本作業,如何能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尤其是中下游的學生?老師上課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但一堂課上往往是成績好的學生、發言踴躍的學生唱主角,其他的人為配角。在老師的眼里,聽課困難、成績不好的學生不過是七十分之一或八十分之一,但對家長來說,那就是百分之一百。如果家長在意自己孩子的成績,當他們發現小孩學習跟不上時,就必然要找人輔導。
再說,現在的學校,一切圍著中考或高考的指揮棒在轉。所謂的素質教育,不過是喊喊口號而已,音樂、美術、體育課被邊緣化,提高應試學科的成績才是硬道理。學校的藝術教育幾乎是空白,對于那些有遠見的家長,當他們看到自己孩子在學校不能接受到很好的藝術教育,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能不將目光投向校外的藝術培訓機構?這就是縣城音樂、美術、棋類培訓紅火的原因。
對待有償家教,堵不如疏,治標更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