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在今日頭條里接觸到孫洪鶴老師的作品,看的是孫老師有關對互聯網創業現象分析的一個視頻。
不得不佩服大咖看問題的眼光。真的值得我們探討和學習。
我在這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孫洪鶴老師這個視頻的主題思想。
第一、互聯網創業到底是不是零門檻 01、自律
如今是不是有這樣一種說法:人人都可以做自媒體創業。 可能夠堅持下來還是少數。
很多自媒體人會在中途就轉行不做了,有的重新開始打工了,而有的又去找了別的工作,或者又做起了實體的生意。
為什么這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干著干著就放棄了? 這里,孫洪鶴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個指導意見:“自律”。
是的,做自媒體職業者,自律、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是我們必備的技能。懶散和低效率的工作是絆倒我們的第一個絆腳石。
看似低門檻的互聯網創業,實則有著“自律”這一高高的門檻。
02、熬過黑暗期
很多個人自媒體創業者,一開始都需要熬過很長的一段黑暗期,沒有收入、周遭人的嘲諷和白眼、家里人的反對、未來的不確定等等因素。這都能打敗你。
總之,這一切,都在無限量加高互聯網創業的門檻。
第二、免費的知識才是最昂貴的
現在,是互聯網知識爆炸的時代,想找任何知識和信息,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的到。
百度、搜狗、360這三大搜索引擎,微信搜一搜,還有今日頭條、知乎等等網絡平臺,這些有海量的知識信息。還真沒有什么是我們搜不到的。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話語權,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互聯網大數據是個好東西,智能機器人能夠通過關鍵詞收錄各行各業,五花八門的信息。
可問題的關鍵恰恰就在這里:你搜到的知識和信息,能不能確定就是你需要的。
這時,我們還得具備甄別信息的能力。無用的、垃圾的信息對我們并沒有什么卵用。
因此,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是我們互聯網創業也必備技能之一。
第三、流量和粉絲量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一位做了小十年互聯網創業的前輩(年齡不大,90后),他是一二年步入互聯網創業的。當然,現在早已經發現成為公司了。
他們團隊做網絡營銷,線上線下授課,可以說,他們差不多是互聯網創業最早的一批之一。他的公眾號粉絲,各大平臺賬號粉絲都是幾十萬+的,微信里的粉絲量也是大幾千。
可是他說,這么些年一路走來,最大的頓悟就是,不管你有多少公域流量還是私域流量,那不過就是一組數字~然并卵!
他說,只有你真的有價值,你能給粉絲帶來利益,然后,你才有收益。不要迷信粉絲能給你帶來什么好處,沒有利益關系,他們憑什么為你買單。
孫洪鶴老師在視頻里同樣告誡我們:別幻想流量和粉絲效益。做自媒體,提升自身能力,輸出價值, 才是我們首當其沖應該完成的任務!
越多分享,越多收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