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車很多人都愛趕個時髦,買個帶T的,什么1.5T啊、1.8T啊,這個T就是渦輪增壓,好處是什么呢?比如排放低啊、稅費低、省油啊、車子動力強啊,主要就是這四方面了。也是大家很多人選擇渦輪增壓的理由。
但是,看好處優勢的時候呢,我們也要考慮到我們要付出的一些代價是否可以接受啊。其中一個就是保養成本會比我們普通的自吸式發動機要高嗎?
坊間會流傳著說,渦輪增壓的養車成本高,要高很高啊~ 可能會讓我們很多不明所以的朋友們呢,對買渦輪增壓望而卻步。
其實,在我們老百姓剛剛接觸渦輪增壓技術的年代,那時候確實這個技術不完善,長時間高負荷運行后,不能馬上熄火,否則那個渦輪部位的突然停止,在高溫環境下會瞬間失去潤滑,這樣會讓小的渦輪壽命大打折扣,最后可能1.5T的渦輪增壓開成了1.5L的自吸了。
所以,由于技術限制,渦輪容易壞,也導致后期的養車成本變高。
但是,現在渦輪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個渦輪都會設置一個叫水泵延時關閉的功能。就是讓電腦控制渦輪散熱,這樣就解決了用戶不好的用車習慣對渦輪造成的損害。
這樣,渦輪的生命周期可達到與汽車同壽命了,所以在渦輪本身的修理上基本不會有額外的保養成本了。
那另外,渦輪增壓發動機比普通的自吸發動機的構造上多了個小渦輪,而且這個渦輪也需要使用機油潤滑。所以一個1.5T的車就要比1.5L的車的養車成本高,就高在了這個渦輪的機油上。
那個渦輪啊比較金貴,普通的礦物質很難滿足這個金貴的小寶貝。
這里就涉及到一個詞叫“抗剪切性”。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高溫情況下機油分子的穩定性是否良好。像礦物質油的高溫抗剪性就不是太好,高溫下容易失去潤滑效果。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一般不能用礦物油,而是用抗剪切性更高的全合成油或者半合成油。
那比如說,我們一臺1.6L和1.4T的高爾夫,在保養周期上其實都差不多,但是,1.6L的可以選擇的機油類型多,最便宜的礦物油一次200塊錢就可以完成保養。但1.4T的就必須用的全合成油,那價格就要比礦物油貴200~300塊錢了。
那如果1.6L的也使用全合成機油的話,他們兩個的保養費用其實就相同了。
另外,還有機油的添加量。同款車的不同進氣形式來比較機油的使用量,其實普通的自吸發動機比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要多,也就是渦輪增壓要省機油。
我們看日系的皇冠品牌的2.5L自吸和2.0T渦輪增壓的車型,兩款發動機機油添加量分別是6.3升和4.3升。渦輪增壓的要省2升油。
所以,你看啊,到底渦輪增壓是不是保養成本更高呢?其實也不一定,這種粗算算下來,即使高也高不出來多少嘛。相對于我們日常保險、加油、罰單等等各種雜費,每半年一次保養多出來的100、200塊錢其實還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我們買渦輪增壓完全不用考慮到后期保養費用這個問題。反而你要去考慮這個動力是否是我想要的、搭配的變速箱是否能滿足我的需求,以及這個渦輪增壓車型高出來的買車錢是否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