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he £400 test that tells you how long you\'ll live - Science, News - The Independent
DNA的突破性研究預示著新醫學時代的到來,也在倫理上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作者:科學編輯史蒂夫·康納
2011年5月16日
一次驗血就可以告訴你某個人衰老得有多快,并且可以大概預測出他還能活多久,這聽起來很誘人。今年晚些時候,這項檢測服務將在英國開始面向大眾出售。
圖示:檢測原理
端粒是所有染色體末端的結構,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變短。端粒過短,與早衰和多種疾病有直接聯系。通過測量端粒長度,科學家可以知道人衰老的速度,并計算生物學年齡。這些數據可以用來預測壽命。
這項頗具爭議的檢測主要測量人類染色體末端被稱為端粒的關鍵結構。科學家們相信這是人衰老速度最重要和最精確的指標。
進行這項標價500歐元(約合435英鎊)的檢測的科學家們表示,這可以告訴一個人通過測量端粒長度得到的生物學年齡比他的日歷年齡大還是小。
醫學研究者們相信端粒檢測會在未來五年或十年普及并流行,但已經有一些科學家質疑它的價值和是否應該有更強的倫理約束來控制它的廣泛使用。另外除了擔心人們面對他們的真實年齡會作何反應,一些科學家還擔心端粒檢測會被不擇手段毫無道德原則的組織操縱,用來兜售未經證明的抗衰老藥物和其他假的長生不老藥。
這些檢測結果可能還會使那些提供人壽保險或醫療保險的公司感興趣,因為這些人壽保險和醫療保險基于一個人終生患嚴重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不管怎樣,有越來越多的科學意見認為檢測端粒的長度可以對一個人因一系列與年老有關的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癥)、癌癥等等,而過早死亡的風險提供重要的評估。瑪利亞·布拉斯科解釋說“我們還知道較短的端粒會導致較短的壽命,有些人天生端粒就比一般人短,壽命也比一般人短。”她來自位于馬德里的西班牙國家癌癥研究中心,是這項新的商業端粒檢測的發明人。“但我們不知道是否較長的端粒就會保證你擁有較長的壽命,對人類來說還是未知。”瑪利亞補充道。
“這項檢測全新的地方在于它非常精確。我們可以發現端粒長度的微小差別,這是一項非常簡便快捷的技術,因為許多樣本可以同時分析。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確認那些非常短的危險端粒的存在。”
布拉斯科的公司,"生命長度",正在跟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醫學檢測公司談判,來推廣這項檢測,并且在西班牙收集血液樣本用作分析。她表示,一份跟英國公司的合作協議可能會在年內簽訂。
“我們需要一家臨床公司來為我們送血液樣本。我們在和英國幾個感興趣的集團聯系。”布拉斯科博士說。
"生命長度"公司預期成百上千的人們會來請求檢測他們的端粒,并且預期一旦公司能夠降低檢測的費用,將會迎來更多的需求。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的教授杰瑞·謝伊說,盡管生命長度公司并不是唯一銷售端粒檢測的公司,但他們是唯一試圖通過非處方銷售給公眾,并且唯一檢測精確度滿足實際應用的公司。
“布拉斯科博士設計的這項檢測非常精確,跟那些別的檢測相比可以提供更有用的信息”生命長度公司的科學顧問謝伊教授說,“對衰老起重要作用的是那些最短的端粒,是它們讓細胞停止生長,而不是別的檢測所測量的端粒的平均長度。”
“所有人在談論的都是日歷年齡,但還有生物學年齡,端粒長度是生物學年齡很好的表征。端粒無疑非常重要。”他繼續說。
問到為什么公眾會對端粒檢測感興趣,謝伊博士回答說:“我想人們基本上都會對自己的死亡好奇。如果你問人們他們擔心什么,大多數人會說他們擔心死亡。”
他補充道:“人們會說‘如果我知道我在十年內會死,我現在就會開始花光所有的錢’或者‘如果我還會活40多年,我會在我的生活方式上更加保守’。真正值得擔心的事情是,如果這種信息達到被認為可信的程度,保險公司會開始要求投保人來做檢測。”
“如果你抽煙或者過度肥胖,你的保險費會較高,如果你的端粒短你的保險費可能會更高。”
科學家們還不相信他們能將檢測結果得到的預測精確到一個人到底還能活多少年多少個月,但是一些研究指出端粒長度短的個體更有可能過早死亡。端粒研究被認為是生物醫學中最激動人心的領域,而且去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是由這一領域的三位科學家先驅獲得。
有趣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一,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伊利亞白·布萊克伯恩是端粒檢測的熱心推動者,而另外一位獲獎者,哈佛醫學院的卡羅爾·格雷德更多的是對它的作用持懷疑態度。
“我認為大量公司提供端粒長度檢測非常有用,這樣人們就可以知道他們到底有多老?不,我不這么認為。”格雷德博士最近對《科學》雜志說。
布拉斯科博士之前是格雷德博士實驗室的博士后學生,對檢測的益處更加確定。她說:“知道你自己的生物學年齡對你非常有用,如果你發現你有較短的端粒,可能會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端粒簡史:
2003年 科學家們對143個人20年前的血液樣本研究顯示出端粒長度是一個很好的指標,來判斷他們是否更有可能在60歲以后能夠再活15年或更長時間。
2004年 帶一個生病的孩子伴著壓力生活的婦女被發現有較短的端粒。其他研究顯示冥想或者利用其他方式緩解壓力可能會延長端粒長度。
2007年 在蘇格蘭的研究顯示具有長端粒的人群患心臟病的概率只有短端粒人群的一半。端粒長度對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預測與膽固醇水平的預測一樣好。
2009年 遺傳性骨髓炎與短端粒有關。
2010年 端粒酶在一些細胞中用來延長端粒,基因改造后沒有端粒酶的小鼠會比正常小鼠過早衰老。注射端粒酶后,衰老效應的結果相反。
2011年 在英國對公務員的研究顯示,低學歷的端粒要比高學歷的端粒短,家庭貧窮的更容易衰老并患與年老有關的疾病。
大家的聲音: 那么,你會做這項檢測嗎?
特雷弗·薩爾蒙, 53歲, 音樂人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突破,因為我們每天都希望我們能夠活得更長。時間是有限的這種想法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殘酷現實。如果預測是精確的,那他能使我們更好的安排和改善我們的生活。
薩米拉·梅露, 28歲, 企業家
我的好奇心會讓我想去購買。但是我需要確定公司的信譽。我不希望這么關鍵的DNA信息被一個公司保存或者賣給第三者。未來,這種信息可能會非常有價值。
納瑞克·薩克斯安, 27歲, 工程師
我不太相信。生命中有很多偶然,你可能明天過馬路的時候就死掉了。當我們真正的命運不掌握在我們手中的時候,DNA檢測有什么意義呢?基于確定性的因素來預測這些東西是非常有雄心的,但是對我來說是浪費時間。花同樣的錢,我還有很多更好的事情可以做。
娜塔莉·伯格, 60歲, 退休人員
我不想知道我什么時候會去世。我現在60歲,我常常想我可能還可以活15年,但也可能不到。我沒有計劃,那一天來臨的時候我只能接受,一切就結束了。有些信息太可怕了,最好不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