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年 姜維收胡
公元247年 農歷丁卯年,魏國尚書何晏等人勾結依附于曹爽,喜好更改國家的法規制度。太尉蔣濟上疏說:“古時大舜輔佐唐堯治國,以結黨營私為戒;周公協助成王理政,對結交什么人也極為慎重。國家的法度,只有那些著名于世的偉大人才,才能總掌其綱領而留傳于后世,豈是中下等官吏所能隨便改變的?而且更改國家法度最終不僅無益于治理國家,卻反而足以傷害人民。所以應該讓文武大臣們,恪守各自的職責,都能做到清廉公正,那么平和之氣、吉祥符瑞就可以受到感應而降臨了。”司馬懿開始稱病,不上朝參與政事。
248年 相安無事
公元248年農歷戊辰年,魏曹爽專擅朝政,驕奢無度,與何晏等縱酒作樂。司馬懿詭稱病生,以麻痹曹爽等。太傅司馬懿暗地里和他的兒子中護軍司馬師、散騎常侍司馬昭密謀誅殺曹爽。
249年 洛陽政變
公元249年,農歷己巳年,司馬懿殺曹爽,自此曹魏政權實已歸于司馬氏集團。夏侯霸叛魏降蜀。姜維伐魏不勝退走。
250年 姜維伐魏
公元250年,中國處于三國鼎立時代。農歷庚午年。除了蜀漢外,東吳和曹魏都是內亂不斷的一年。姜維第五次率領數千人討伐曹魏,俘獲曹魏中郎將郭循。魏國王凌謀立楚王曹彪,失敗。孫權廢太子孫和殺魯王孫霸,立少子孫亮(母潘夫人)為太子。
251年 魏取夷陵
公元251年農歷辛未年(羊年),曹魏嘉平三年,蜀漢延熙十四年,東吳赤烏十四年,太元元年,司馬懿清算和王凌清君側事件有關人。
252年 孫權之死
公元252年,農歷壬申年,吳國孫權去世,孫亮繼位。諸葛恪殺孫弘,徙吳諸王。諸葛恪會眾筑東興大堤,東興之戰,打敗魏軍。
253年 吳宮政變
公元253年, 農歷癸酉年,東吳太傅諸葛恰伐魏,兵敗而回,被孫峻所殺,孫峻稱為東吳權臣。蜀漢大將軍費祎遇刺身亡,姜維第六次北伐,第一次率領數萬人北伐,曹魏征西將軍和雍州刺史陳泰盡起曹魏西北軍應戰,姜維最后糧盡而退。詳見姜維北伐。
254年 曹芳被廢
公元254年,農歷甲戌年,嘉平六年,正元元年,延熙十七年,五鳳元年。司馬師廢曹芳為齊王。高貴鄉公曹髦繼位。吳國孫英謀殺孫峻未果。姜維第七次北伐,張嶷戰死。
255年 淮南之爭
公元255年農歷乙亥豬年;曹魏正元二年;蜀漢延熙十八年;東吳五鳳二年。這一年的大事有毌丘儉與文欽討伐司馬師、 吳國丞相孫峻率領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會稽人留贊襲擊壽春,姜維第八次北伐、文欽到吳國投降等。郭淮病亡。
256年 吳國內爭
公元256年,農歷丙子年,司馬昭討伐諸葛誕。姜維伐魏被鄧艾擊敗。吳孫峻死,弟孫綝專吳政。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 揚州反魏
公元257年,農歷丁丑牛年;曹魏甘露二年;蜀漢延熙二十年;東吳太平二年,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姜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 孫亮被廢
公元258年農歷戊寅,諸葛誕死,誕字公休,瑯邪陽都人,向與夏侯玄、鄧風等友好。司馬昭專權,諸葛誕據壽春舉事,司馬昭派兵討伐。壽春被圍半年余,城破,諸葛誕死。姜維聞諸葛誕死,退還蜀中;又撤漢中諸圍守兵,專守漢稽兩城(今陜西勉縣、成固)。
259年 互無戰事
公元259年,己卯兔年;即曹魏甘露四年;蜀漢景耀二年;東吳永安二年。
260年 曹髦被殺
曹魏甘露五年,景元元年;蜀漢景耀三年;東吳永安三年。
261年 樂浪朝貢魏
公元261年農歷辛巳年;曹魏景元二年;蜀漢景耀四年;東吳永安四年。蜀國宦官黃皓專權,蜀漢后主追謚趙云為順平侯,拓跋力微遣子至魏貢。
262年 最后的北伐
公元262年,農歷壬午年,曹魏景元三年,蜀漢景耀五年,東吳永安五年。姜維第十一次北伐,攻入洮陽境。雙方進入了消耗戰,雖然魏軍損失比漢軍損更為嚴重,但考慮到雙方的國力差距,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是賠本的,姜維果斷領兵脫離交戰,鄧艾也無力追趕。此戰后姜維退往沓中。
263年 蜀漢滅亡
公元263年農歷癸未,司馬昭三路伐蜀,姜維退守劍閣,與鐘會對峙,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敗,吳國救援不及,蜀漢滅亡。
264年 鐘鄧反魏
公元264年農歷甲申年,鄧艾在滅蜀漢后,對司馬昭說應該封劉禪為扶風王,結果使司馬昭猜忌鄧艾,姜維為了復興漢室,假裝聽命于鐘會,然后讓鐘會趁機誣告鄧艾欲叛。結果鄧艾父子被衛瓘收捕,押往洛陽。鄧艾被捕后,鐘會獨大于蜀中,結果與希望恢復漢室的姜維聯合發動叛亂。鐘會打算派姜維率兵五萬出斜谷,占領長安,再派騎兵經陸路、步兵經水路,攻打孟津、洛陽,奪取天下。但出乎鐘會意料之外,司馬昭派萬余兵占據斜谷,自領十萬兵屯于長安。結果鐘會決定占據巴蜀,割據西南,姜維建議鐘會屠殺牙門騎督以上官職的人,但鐘會猶豫不決,結果魏將起兵反叛鐘會。姜維帶著鐘會的衛兵和四面涌來的幾萬魏軍激戰,姜維已六十二歲高齡手刃五六個魏兵后被殺,魏兵殺死姜維后又殺死鐘會,在成都城內燒殺搶掠。在鐘會被殺之后,鄧艾的將士去迎接鄧艾,但衛瓘怕鄧艾報復,派田續領兵去殺鄧艾,雙方在綿竹附近遇上,鄧艾被殺,至此鐘會的叛亂結束。
265年 曹魏滅亡
公元265年是農歷乙酉年(雞年);曹魏咸熙二年;東吳元興二年,甘露元年;西晉泰始元年。司馬昭去世,司馬炎繼位、曹奐禪位于司馬炎。吳景帝孫休的皇后逝世。
280年 天下歸晉
公元280年,庚子年(鼠年);東吳天紀四年;西晉咸寧六年,太康元年。西晉滅東吳,孫吳末帝孫皓投降西晉,三國時代結束。晉武帝下詔書大量消減州郡兵,山濤說:“不應當去掉州郡的軍事守備。”晉武帝卻不聽。漢、魏以來,羌、胡、鮮卑等投降的部落,大鄉居住在關塞之內的各個郡里。以后多次因為不滿和怨恨,殺害了郡縣的長官,逐漸成為百姓的禍患。郭欽上疏應當趁平吳的威勢,逐漸遷徒內陸各郡居住的胡人到邊境地區去,加強夷狄經常出入地區的防衛,晉武帝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