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縣法院人民陪審員 楊緒朋
作為一名來自教育系統的工作人員,受縣人大常委會聘任,成為一名光榮人民陪審員。在陪審工作中,能堅決服從法院的工作安排,自覺接受縣人大的監督,積極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政治、業務素質,認真履行人民陪審員的職責,正確行使人民陪審員的權利。
回顧過去參加的一些陪審工作,作為一名“不穿法袍的法官”,出庭參與審理民事、行政案件多件,很好的履行著法律賦予的審判權力,自己本身也受益頗多,感受到一名人民陪審員的責任和價值。在實際操作中,我作為人民陪審員,對參審案件的范圍等有關具體操作問題,有一些自己理解。
一、從實際應用中來看,我國法律對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范圍的界定還沒有明確的具體標準。全國人代會常委員會制定的《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將陪審員參審案件的范圍規范到重大社會影響和當事人選擇人民陪審員審理的案件。但審判工作是紛繁復雜的,案件的種類和難易程度各有不同,為保證審判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制定出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范圍的具體標準。
現在基層人民法院在選擇陪審員參審的案件,只能根據已有一些經驗進行選擇。例如一些案件在訴訟前經過了政府部門的多次處理,必將產生當事人對政府部門的不信任,對國家政策、法律理解的偏差。這樣的案件容易引起不良的社會效果。在司法解決途徑中,適合采取人民陪審員參審,讓當事人感受到陪審員的關注和關心,能夠產生司法信任,利于消化矛盾,解決問題。還有一些由新聞媒體報道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事件傳播范圍廣泛,老百姓對于案件非常關注,追究事件的結論似乎成為行使監督權的表現。我認為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當事人、行政案件原告申請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的案件;涉及現代科學知識或專門知識的案件;在本地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適合采取人民陪審員參審。具體案件應包括如婚姻家庭類普通糾紛案件、涉及到專業知識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土地使用權、承包經營權集團訴訟案件、拆遷、土地征用補償類糾紛案件、涉及到政府部門、公檢法司的民事、行政等方面的案件。
在目前社會的大環境下,民事案件在立案之后,刑事案件確定審理時間之后,案件涉及的當事人(包括律師)往往早知道參加案件審理的審判長,相當一部分案件涉及的當事人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說情,有可能會對案件審理產生影響。目前案件涉及的當事人在案件審理前尚未關注參加案件審理的陪審員,人民陪審員可在不受干擾中陪審案件。實踐證明,案件審理前人民陪審員不接觸案件涉及當事人,能有效避免先入為主的意識,有利于促進案件審理的公平。
二、對一些如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訴或抗訴案件、發回重審案件、案情簡單、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案件或法律關系特別復雜、爭議較大的案件,則限制適用陪審員或不宜適用陪審員。
三、對于民事案件一方當事人選擇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另一方當事人表示反對的。對于這個問題,當事人不同意人民陪審員參與合議庭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認為人民陪審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者與另一方當事人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判;另一種是對人民陪審員司法水平的不信任。對于第一種情況,當然要根據《民事訴訟法》有關回避制度執行,如果存在人民陪審員與案件或另一方當事人存在利害關系的情況,應當不允許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對于第二種情況,關于審判組織的組成是當事人行使對訴訟監督權的表現,作為雙方當事人具有對等的權利,如果雙方就是否由人民陪審員參與審判活動不能達成一致,應當由反對方提出書面意見,闡明理由,最后根據實際情況由法院進行決定。該決定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決定。
四、人民陪審員必須保持獨立陪審思想。審判長是人民的法官,具有高深的專業知識,代表國家從事司法工作。而人民陪審員來自社會各行各業,代表人民群眾的意愿,參與審判活動,反映人民的心聲和愿望,但專業知識與法官差距較大,在審判工作中,要傾聽主審法官的意見,接受主審法官的指導,學會用法律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思考問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才能在庭審合議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人民陪審員作為合議庭一個分子,在陪審過程中雖然不是主審,但必須保持獨立陪審思維。也就是說,在尊重主審法官的同時,要進行獨立的思考,站在人民陪審員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判斷。在陪審過程中要認真聽,認真思考,認為需要發問時就向審判長建議,大膽發問,形成自己的見解,否則人民陪審員就成為表面上的一種形式了,就起不到人民陪審員的真正作用了。在審判案件的過程中,一方面與法官配合,認真聽取法官對案件的分析和審理;另一方面,在審理評議、表決案件的過程中對于法官對事實的掌控、法律法條的適用、量刑的尺度進行監督,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當案件審理結束后,聽取主審法官的意見,達到共識更好,如意見不一致要提出自己的見解,最后合議庭討論時,如果采納自己的意見,說明自己的思維正確,如果沒有采納,認真查找存在的原因。
五、管理機構要加強與人民陪審員的交流。一方面要加強人民陪審員自身聯系,以活動為載體,加強與人民陪審員的溝通,聽取人民陪審員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鼓勵人民陪審員大膽地參與案件陪審。法院要經常找人民陪審員談心,了解人民陪審員的生活、工作情況,力所能及地解決人民陪審員的困難。另一方面人民陪審員管理機構要加強人民陪審員工作單位的溝通。這需要人民陪審員管理機構經常到人民陪審員工作單位進行走訪協調,人民陪審員在自身單位都有自己的工作,頻繁參加審理案件勢必影響自身工作,同時爭取人大常委會作出相關有利于人民陪審員的條例或規定,確保人民陪審員的合法利益。
(楊緒朋 單縣教育局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