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方法是為達到德育目的,在德育過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傳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養方式。具體來講,開展學生德育工作有五種基本方法。
說服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
運用說服法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明確目的性。說服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注意個別特點,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有的放矢,符合需要,切中要害,啟發和觸動學生的心靈,切忌一般化,空洞冗長,嘮叨。②富有知識性、趣味性。說服要注意給學生以知識、理論和觀點,使他們受到啟發,獲得提高。所選的內容、表述的方式要力求生動有趣。③注意時機。說服的成效往往不取決于花了多少時間、講了多少道理,而取決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時機,撥動學生心弦,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④以誠待人。教師的態度要誠懇,深情,語重心長,與人為善。只有以誠待人,才能叩開學生心靈的門戶,使教師講的道理易被學生所接受。
榜樣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榜樣包括偉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學生中的好榜樣等。
運用榜樣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①選好學習的榜樣。選好榜樣是學習榜樣的前提。我們應從時代需要和學生實際出發,指導他們選擇好學習的榜樣,明確前進的方向,獲取前進的動力。②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樣能對學生產生影響,推動他們前進,就需要引導學生了解所學習榜樣的身世、艱苦奮斗的經歷、偉大卓越的成就、崇高光輝的品德,特別是了解那些感人至深、令人起敬的事跡,使他們在心靈上對所學榜樣產生驚嘆t愛慕、敬佩之情。③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要及時地把學生的情感、沖動引導到行動上來,把敬慕之情轉化為道德行動和習慣,逐步鞏固、加深這種情感。
鍛煉法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鍛煉包括:練習、制度、委托任務和組織活動等。
運用鍛煉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①堅持嚴格要求。有效地鍛煉有賴于嚴格要求,進行任何一種鍛煉,如果不嚴格遵守一定的規范和要求,而是馬馬虎虎,那就會搞形式主義,不可能使學生得到鍛煉和提高。②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只有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內心感到鍛煉是必要的、有益的、有價值的,他們才能自強不息,自覺嚴格要求自己,獲得最大的鍛煉效果。③注意檢查和堅持。良好的習慣與品德的形成必須經歷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鍛煉過程。前緊后松,一曝十寒,時冷時熱,都無益于品德的培養。所以對學生的鍛煉,要強調自覺但又不能放松對他們的督促、檢查,還要引導他們長期堅持下去。
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運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①創設良好的情境。這種環境包括:美觀、樸實、整潔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尊師愛生、民主而有紀律的班風、校風。②與啟發、說服相結合。通過創設情境陶冶學生,不僅與教師對學生的說服教育不矛盾,而且為了更有效地發揮情境的陶冶作用,不能只讓創設的情境自發地影響學生,還需要教師輔之以啟發、說服。③引導學生參與情境的創設。良好的情境不是固有的和自然存在的,需要人為地創設,但這決不能只靠教師去做,應當組織學生為自己創設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的情境。
表揚獎勵是對學生的良好思想、行為做出的肯定評價,以引導和促進其品德積極發展的方法。批評處分是對學生的不良思想、行為做出的否定評價,以幫助他們改正缺點與錯誤的方法。表揚一般可分為贊許和表揚兩種方式,贊許是教師對學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為表示的稱贊或欣賞,多以口頭表示或點頭、鼓掌等動作表示。獎勵一般有頒發獎狀、發給獎品、授予稱號等。處分分為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
運用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①公平、正確、合情合理,做到當獎則獎,當罰則罰。獎勵與處分一定要符合實際,實事求是,不主觀片面,不講情面。②發揚民主,獲得群眾支持。獎懲由少數人決定,難免主觀武斷,出現差錯,得不到群眾支持。只有發揚民主,聽取群眾意見,才能使獎懲公平合理,富有教育意義。③注重宣傳與教育。進行獎勵與處分,都是為了教育和提高學生,不只是教育被獎懲者:也是為了使全體學生受到教育。所以獎勵與處分要有一定形式和聲勢,在一定范圍內宣布,并通過墻報、廣播、櫥窗等加以宣傳,以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