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經說過“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群眾的最大利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那么我們做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合乎他人的客觀需要,以他人所支持的為最高做人標準。做人如同做產品,做產品怎么樣首先內在要滿足市場需要,然后外在包裝給人以良好的印象。越能滿足市場需要,越能吸引人的眼球,它的價值越高。人對待事物的價值,都是根據自身的個人需要去判斷的。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
一個自私的人,如果聰明的話,要想著真正對自己號,那就必須先考慮別人。一個不考慮別人的人,他就不知道自己在別人心里是一個什么印象。做人他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從何做起。自我感覺做什么樣的人號就做什么樣的人,但旺旺得不到他人和社會的認可。人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從外界來索取自身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各種價值,這是人的本能反應。但是人要索取不能建立在別人的損害和痛苦之上,要建立在為他人的奉獻和基礎之上,從而獲取自身所需要的回報。索取只有建立在奉獻的基礎之上,才是正義。
想建立在客觀需要的基礎之上,做建立在主客觀條件的基礎之上。人是客觀存在的物體,對人的好壞善惡,是非對錯的判斷應該以客觀行為所體現出來的客觀價值標準。主觀思想是多變的,客觀行為具有唯一性,兩種相反的客觀行為客觀事實不可能并列存在。好心不等于好人,“壞心”不等于壞人。人心會變得,好人可以污蔑成“壞人”,“壞人”也可以美化成“好人”,好人和壞人有時候不能從表面能看出來。以人心來判斷一個人得好壞善惡,是非對錯是不科學得,也是不標準。天下之惡根源無非兩種:一是個人主義,損人利己;二是愚昧主義,顛倒黑白。惡與愚昧是相對與某個人針對于某些事情而言得。惡針對于侵略害者,對于受害者而言不能為惡。當一個惡人承擔了相應得法律民事責任就不能視為惡人,我們應該用動態的眼光看人。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能以客觀行為體現出來的客觀價值判斷好壞善惡,是非對錯,那么天下就物惡了;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夠在真理的正確引導下,滿足他人和社會的客觀需要,我們所有人不管從事什么工作都能夠造就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