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聽我的,健康跟著走~
蛋類是我們生活中最主要的優(yōu)質蛋白來源,最經常吃的莫過于雞蛋了。
但俗話說“要吃飛禽,鴿子鵪鶉”,鵪鶉不僅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鵪鶉蛋更是一種價廉物美的很好的滋補品,素有“卵中佳品”“動物中的人參”的稱號。
鵪鶉蛋個體較小,一般只有10g左右,表面有棕褐色斑點,長得其貌不揚,但它的營養(yǎng)價值可一點也不亞于雞蛋,在營養(yǎng)上可有著獨特之處呢~
中醫(yī)認為,鵪鶉蛋有健脾補腎、滋養(yǎng)五臟、補益氣血、強筋骨等功效,病后體虛、脾胃虛弱、食少乏力、失眠心悸、腰腿酸軟等病都可以把它當做食療滋補之品。
鵪鶉蛋中豐富的卵磷脂,有很好的健腦功效,可以幫助提高記憶力、預防老年癡呆,非常適合老人兒童以及腦力工作者。
此外,鵪鶉蛋中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E、鈣鐵磷等營養(yǎng)元素,對于保護視力、提高人體免疫力、抗氧化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鵪鶉蛋價格比雞蛋要貴一些,在營養(yǎng)價值的表現(xiàn)上,也比雞蛋更優(yōu)秀一些。
鵪鶉蛋中的B族維生素的含量比雞蛋要多出許多,特別是維生素B2的含量是雞蛋的2倍;另外,鵪鶉蛋的維生素A含量是雞蛋的1.5倍,維生素E含量是雞蛋的1.3倍,鐵的含量是雞蛋的1.4倍,硒的含量則是雞蛋的1.7倍。
除此之外,鵪鶉蛋還具有更低的膽固醇含量以及更高的卵磷脂含量(鵪鶉蛋所含的卵磷脂和腦磷脂比雞蛋足足高出3-4倍)。
而對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這三大類營養(yǎng)物質來說,兩者的含量都是基本相同的。
所以,綜合來看,鵪鶉蛋與雞蛋相比,在營養(yǎng)上略勝一籌;從性價比上看,鵪鶉蛋的市場價格,通常是雞蛋的2倍,大部分人平時可以食用雞蛋為主,偶爾吃吃鵪鶉蛋。
但對于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和老人,可以選擇吃鵪鶉蛋,更高的卵磷脂含量,可以幫助孩子的大腦發(fā)育,而更低的膽固醇含量,對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也有好處。
鵪鶉蛋可以這樣吃
不論是鵪鶉蛋還是雞蛋,以煮的方式吃最好的,比如,水煮蛋、煮荷包蛋、蛋花湯等,消化吸收率基本可以達到100%。其次,蒸的方式也不錯,水蒸蛋,嫩荷包蛋之類。
通常來說,炒或者煎的方式,味道最好,但從營養(yǎng)方面來看,室長并不推薦,煎炒的方式,會使蛋類吸收很多的油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蛋類的消化吸收率,是不太營養(yǎng)的。
鵪鶉蛋每天吃幾個
一個雞蛋的量大約等于四五個鵪鶉蛋,而參考最新中華預防醫(yī)學會 2020 年 2 月發(fā)布的《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建議:
健康成年人(沒有血脂問題的):每周攝入 3~6 個雞蛋;而高膽固醇血癥和心血管高危人群:每天攝入膽固醇量小于 300 毫克,約 1 個雞蛋黃。
所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每天吃3-5顆鵪鶉蛋都是適合的。
如何和快速剝皮
鵪鶉蛋煮熟后,放入涼水中浸泡片刻,通過熱脹冷縮原理,使蛋殼和蛋白更好的分離。
將鵪鶉蛋從涼水中撈出,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如礦泉水瓶、帶蓋餐盒之類);或者放入碗中,取另一個碗倒扣,上下晃動幾下,鵪鶉蛋的殼就都碎了,這時再剝殼就變得非常簡單,且不容易弄破蛋白了。
鵪鶉蛋怎么挑
鵪鶉蛋的外殼,為灰白色,表面有紅褐色和紫褐色的斑紋,優(yōu)質的鵪鶉蛋表皮色澤鮮艷,蛋殼較硬,打開蛋殼,內里蛋白粘稠,蛋黃呈深黃色。
在挑選鵪鶉蛋時,可以仔細觀察表面,如果蛋殼斑塊顏色不自然,蛋殼無光澤,表面沒有細小的透氣孔,則說明鵪鶉蛋已經存放較久了。
另外,室長可以教大家一個小妙招,那就是把鵪鶉蛋放入水中。
鵪鶉蛋如果放久了,蛋里的氣室就會變大,此時放入水中就會浮起來;如果沒有浮起來,則說明鵪鶉蛋比較新鮮。
物美價廉的應季蔬果,吃得舒心~
知時順令的生活方式,活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