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小時候開著黃色小花物,長大之后會結出毛茸茸的,風一吹就會隨風散去。
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的中藥,它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很多人在平時喜歡用蒲公英泡水飲用。
尤其是秋季,天氣干燥,人們也容易上火,感冒,很多人就會曬一些蒲公英,起到養生的作用。
1、消炎解毒
蒲公英是一種很有效的“下火草”,也有著“天然解毒草”的美譽。
蒲公英的消炎效果也得到普遍認可,用中草藥蒲公英來抵抗炎癥具有較低的不良反應,且對人體幾乎無害。
大量研究證實,蒲公英具有顯著的抗炎活性。
2、降胃火,養胃臟
研究發現,蒲公英對胃潰瘍患者有治療作用 ,使幽門螺桿菌轉陰,潰瘍面愈合、疼痛停止。
能明顯減輕應激所致的動物胃黏膜損傷,使潰瘍發生率和潰瘍指數明顯下降。
蒲公英性寒,所以很好降低身體的胃火。
3、軟堅散結
蒲公英能能消除癰腫、瘡毒、身體結節、乳癰。
據《本草正義》記載,蒲公英“治乳癰乳療,紅腫堅塊,尤為捷效”。
“乳癰屬肝經,婦人經行后,肝經主事,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并宜生暖之良?!?/p>
這時,用蒲公英泡水喝,有消腫散結等功效,可改善乳腺增生、乳癰等癥。
4、養護肝臟
蒲公英歸肝經,具有保肝護肝作用,與奶薊養肝的效果不相上下。
擅長排肝毒、降肝火,其活性成分蒲公英甾醇和蒲公英苦素,對肝膽有一定保護作用。
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特別是蒲公英根,它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5、利尿消腫
《滇南本草》記載“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p>
蒲公英有“尿床草”之稱,有很好的利尿作用。
對于腎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都可飲用蒲公英泡水。
方法1、制茶法
我們已經將蒲公英炒制成茶,如蒲公英根茶泡水。
蒲公英的根本對肝臟的保護作用更好,可修復肝臟的損傷維持肝臟的健康。
經常喝酒,熬夜,壓力的人,都可以飲用,降低肝臟的損傷。
并且蒲公英對于肝炎,肝硬化的病人都有極好的調節作用。
方法2、發酵法
蒲公英性寒,我們可以用紅茶的發酵方法,降低蒲公英的寒性,制成蒲公英根紅茶飲用,適合我們平時養生保健。
降低寒性,對于胃不好的人,或是體寒的人,也可飲用蒲公英泡水。
也很好的養胃,護肝的功效,有胃炎,幽門螺旋桿菌的人都會起到極強的作用功效。
方法3、搭配法
1、蒲公英+菊苣
二者搭配可以用于調節尿酸,預防痛風等并發癥。
菊苣,含有糖類、有機酸類、生物堿類、三萜類等成分具有降尿酸作用。
同時還有明顯保護肝臟的作用,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堿存在,從而加速肝細胞修復。
蒲公英也是很好的利尿,消炎,所以對于高尿酸的人有積極的作用。
2、蒲公英+荷葉+小葉苦丁
幾者在一起,很適合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有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
荷葉中含有黃酮和生物堿能降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改善血液粘稠度,起到降脂的作用。
小葉苦丁中含有阿克苷,能去氧腎上腺素誘導的動脈收縮,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同時,對高膽固醇誘發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從而降低血脂。
3、蒲公英+桑葉
取蒲公英葉和桑葉按8:3比例搭配,我們可稱為谷谷丁桑葉茶,谷谷丁也是蒲公的別名。
蒲公英中含有廣譜消炎成分,廣泛應用于多系統炎癥相關性疾病,并且蒲公英多糖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
桑葉,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將其稱為“神仙葉”。
國內外研究資料證實,桑葉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其主要成分生物堿能抑制糖代謝過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進β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1:慢性腸炎不喝
蒲公英是寒性的食品,同時,食用過多也會造成一定的腹瀉癥狀,因此有慢性腸炎的患者是不宜食用蒲公英的,可能會加重腹瀉癥狀,停止食用后,即可緩解。
2:低血壓者不喝
蒲公英根泡水有降壓效果,所以低血壓者慎用。
3:女性經期間,不要喝
女性經期間最好不要用蒲公英泡水喝,因蒲公英性寒,可能會加重痛經癥狀。
4:陰寒證者不喝
陰寒患者的身體不會出現發熱的情況,病程長體質差,這個時候如果使用性寒的蒲公英來進行治療,病情得不到好轉反而會出現副作用,身體體質變差食欲也會下降。
用蒲公英根泡水喝,溫熱飲最好,味道最佳,去火效果也好。不要涼透了喝,可能會導致腹瀉,味道也會差些。
6:不要過量喝
入秋后,天氣逐漸寒涼,而蒲公英性寒,不建議過量泡水喝,否則易出現腹瀉、腹痛等不適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