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疑惑、冷漠、害怕、恐懼等情緒幾乎會出現在寶寶成長的每一天中。
最令媽媽們措手不及的,大概就是寶寶突然表現出的恐懼吧。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事物。在某些成長階段,簡單的事物也可能引起寶寶的恐懼情緒。
當寶寶行動或語言表達“媽媽,我好怕”時,媽媽應該怎么做才對呢?
下面這9個場景,相信不少媽媽都親身體會過!
1 一看到陌生人就大哭
來自@妞妞媽
“妞妞才5個多月大,春節帶她去做客,別人一抱她就癟嘴,然后瞬間止不住的哇哇大哭,非得要我抱。”
嬰兒看到陌生面孔時,會因為感到害怕而開始哭。有時媽媽離開一小會兒,他更是會感到心慌,進而崩潰大哭。萬能試驗機
其實,這是嬰兒的正常成長階段,是認生的一種表現。這個階段的寶寶對媽媽的依賴性非常高。
媽媽該怎么做呢?
?及時回應,要給到寶寶足夠的撫慰;
?不要強迫寶寶去接觸他不愿意接觸的人和事;
?多帶寶寶出門,可以從接觸同齡小朋友開始,讓寶寶適應人多的環境;
這種對于陌生人的焦慮在嬰兒9個月左右出現,大多數孩子在2歲左右能夠克服。所以,順其自然就可以了。萬能試驗機
2 一歲多了還頻繁夜醒
來自@家有三只小豬
“最近晚上寶寶很難睡安穩覺,夜醒次數太多了,都一歲多了,還是每次都要哄好久。”
10-18個月的嬰兒常常會在半夜醒來,可能是出現了分離焦慮的癥狀。壓力試驗機
這時的寶寶會由于不想跟媽媽“分開”而不愿意睡著、睡不踏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媽媽該怎么做?
?寶寶夜醒時檢查是否需要換尿布;
?處理完后,將寶寶靜靜地放在床上,安撫,直到他平靜下來;
?正確引導寶寶,讓他明白,媽媽與寶寶只是短暫的分開,睡醒了又可以見到媽媽了。
這樣的狀況會持續幾個星期,甚至是幾個月,還是需要媽媽們付諸耐心哦。液壓試驗機
3 膽子變得很小
來自@變身辣媽改昵稱
“寶寶最近膽子好像倒退了,聽見雷聲的時候害怕得不行,小時候也沒這么害怕呀?!?/p>
學齡前寶寶對日常事物表現出莫大的恐懼時(如聽到打雷的聲音、機器發出的大噪音等),都屬于正常的行為反應。
需要媽媽注意的一點是:這種恐懼也是會隨著時間而消失的。
在寶寶逐漸“勇敢”起來的過程中,媽媽可以給予正確的引導。液壓試驗機
可以做些什么努力呢?
?在雷聲發生時,及時給予陪伴與擁抱;
?與寶寶交流,突出自己的鎮定,告訴寶寶,這只是自然現象;
?不適合采取回避的態度,而可以更大方地跟寶寶“介紹”這件物品,告訴寶寶它發出的噪音不會對他造成傷害。
?可以要求寶寶給予回應,讓寶寶自己告訴媽媽,它們是無害的,不需要害怕。
經歷幾次之后你會發現,寶寶也不再表現出恐懼。
4 不敢待在馬桶、浴缸上
來自@我的angel
“剛開始如廁訓練的時候,寶寶一坐馬桶上就怕得不行,抱上去了他都直接跳下來。后來換了坐便器后才慢慢好點了?!?/p>
別不信,寶寶可能認為“我就要掉進下水道去了”!
這種情況有時還出現在寶寶接觸大大的浴缸、浴盆或水坑時。
學齡前的寶寶對事物大小和力量的感覺還在發展中,這個階段最需要媽媽正確的引導與解釋。
學習能力本就很棒的寶寶,會漸漸不感到那么害怕了。
媽媽可以試試這么做:
?不要強迫寶寶;
?讓他使用兒童坐便器先適應,增強他的自信感;
?花更多的時間向寶寶解釋:抽水馬桶是不會把他“吸進下水道”的;
?適時鼓勵寶寶,適時給予他嘗試的機會。
5 不肯睡覺、怕黑怕分離
來自@大布丁
“小布丁不肯睡覺,一到睡覺的時間點就亂發脾氣,愁死我這個老母親了。還不能兇,兇了更鬧騰......”
本來應該是個“睡寶寶”,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變成了“熊孩子”。
分離焦慮、怕黑、疲憊、過度刺激等常常是其背后的原因。
媽媽該拿孩子怎么辦?
?每天保持一定的睡前程序,不要輕易變化;
?讓家里其他人保持安靜,給寶寶一個適合入睡的氛圍;
?可以給寶寶一個小夜燈,不傷害眼睛也引導寶寶克服怕黑的情緒;
?當情況持續過長時間的情況下,建議媽媽們還是請教兒科醫生為好。
6 夜醒尖叫,持續夜驚
來自@滾滾正牌媽咪
“昨晚小滾滾睡著1小時左右吧,突然醒來,還發出了尖叫。不過我安撫的時候他并沒有什么反應,慢慢地也就又睡著了?!?/p>
學齡前寶寶這種現象很可能是夜驚的表現。夜驚會持續半小時或以上。
寶寶夜驚的正確處理方式:
?輕聲安撫是必須的;
?不要期待寶寶對媽媽的安撫做出回應,因為寶寶不是清醒著的;
?等到寶寶能夠平靜下來,就讓他繼續睡覺吧。
?持續觀察幾周,如果有致殘傾向,要及時就醫。
一般,夜驚寶寶第二天早晨醒來,會忘記夜里發生的事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待孩子神經生理發育成熟后,或排除了主要的心理因素,夜驚就會逐漸消失了。
7 噩夢后的恐懼
來自@養豬人
“寶寶半夜醒來很害怕,又哭個不停,說‘媽媽你怎么不要我了’,實在是被嚇了一大跳。”
對于學齡前寶寶來說,分清現實和夢境是很難的。
所以當他半夜醒來,噩夢還在他們的腦海中重復著,會給他帶來恐懼。
媽媽可以嘗試:
?先陪著寶寶,直到他平靜下來;
?讓寶寶講講自己所做的夢,告訴媽媽,為什么會感到害怕;
?幫助寶寶將現實和夢境區別開來。
8 上學哭得撕心裂肺
來自@壯壯媽
“這不,該開學了??蓧褖岩宦犝f上學就嚷嚷著肚子疼。早上硬拉到幼兒園門口,哭得撕心裂肺,感覺都要喘不來氣了!”
學??謶职Y在我們的身邊明顯也挺常見的。
到底是生理原因還是學習障礙導致的?又或者是寶寶在學校有什么不好的體驗呢?
這種現象也發生在寶寶對去醫院顯得十分抗拒,到了醫院門口滾在地上不肯前進時。
最重要的,還是得分析原因。
媽媽可以這樣做:
?跟寶寶的老師進行交流,找出原因;
?堅持讓寶寶去上學,且和家人的目標保持一致;
?對寶寶做出的小改變給予回應和支持;
?實在無計可施,可以找找兒科心理醫生哦。
9 看到可愛的貓狗也崩潰
來自@大寶二寶都是寶
“自從有一次放學路上,寶寶被路邊拴著的小狗吠了嚇到了之后,寶寶一看到狗狗,甚至是貓,眼里都充滿了恐懼,甚至崩潰大哭。”
這是創傷后應激障礙的表現,這種情況下比較難改變。
被狗狗吠、被流浪貓抓傷、目睹汽車撞人、被漏電的電器電到......
這些情況發生時,承受能力不夠強大的寶寶都可能會出現創傷后應激障礙。
?如果媽媽做了努力后情況不理想,建議還是得找心理醫生做診斷。
大多數情況下,面對寶寶的恐懼這一情緒,媽媽不需要過于擔心。找出原因,幫助引導寶寶克服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寶寶的恐懼表現過于強烈、長期存在,媽媽就要重視起來。
什么時候,需要醫生插手幫忙呢?
當寶寶的恐懼有以下影響時:
?1.干擾了家庭活動;
?2.對寶寶結交新朋友造成困擾;
?3.寶寶的恐懼成為他的借口;
?4.長時間擾亂正常的睡眠習慣;
?5.引起了強迫行為(感覺需要一直重復地去做某件事,即使這樣做沒有任何好處或獎勵)
當寶寶產生恐懼的情緒時,媽媽知道該怎么做嗎?你的寶寶也有其他十分害怕的瞬間嗎?
參考資料:《美國兒科學會·健康育兒指南》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