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劑中藥抗生素,你了解嗎?
小九 三九配方顆粒
葛根芩連湯全名葛根黃芩黃連湯,出自名醫張仲景《傷寒論》,被譽為中藥抗生素,葛根芩連湯多效合一,具有抗病毒、抗菌、免疫增強的作用。
組方
葛根15g,黃連、黃芩9g,甘草6g。水煎服。
葛根芩連湯是一個表里雙解之劑。葛根芩連湯方中以葛根為主藥,具有解肌透表的作用,黃芩、黃連苦寒,清除里熱,甘草和中安正,解熱毒。諸藥合用,解表清里。仲景在《傷寒論》中,用葛根芩連湯來治療太陽病表邪未盡,誤用“下”法,導致邪熱入里,引起的挾熱下利,伴隨喘而汗出。
另有醫家說:“痢證初起而發熱惡寒者乃內有郁熱、外感風寒,風能煽熱,互相蒸發,宜兼疏其表,故宜葛根芩連湯。”“此溫病辛涼之輕劑為陽明主方,不專為下痢設也,尤重在芩連之苦,不獨可升可降,且合苦以堅之之義,堅毛竅可以止汗,堅腸胃可止利,所以上方又有下利不止之治。”
本方運用于臨床,除可以治療表證未解,又兼里證之病外,還可用于痢疾、腹瀉等脈證偏熱者。特別是嬰幼兒消化不良屬實熱型者,服用葛根芩連湯,常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葛根芩連湯治療腹瀉病例一則
患者,男,1歲。發燒,嘔吐、腹瀉四天,日瀉十余次,稀水并挾有奶瓣,味腥臭,量多,尿量減少,伴有嘔吐口干欲飲,體溫38℃,脈搏每分鐘120次,精神委靡,眼窩凹陷,舌質紅,脈數。西醫診斷:消化不良,中度脫水,予靜脈補液。
中醫辨證為實熱瀉,以葛根芩連湯加苡仁、烏梅、白術、澤瀉等藥,用清瀉濕熱,健脾止瀉的方法。1劑后腹瀉次數明顯減少,每日2至3次,稍稀,未見嘔吐,精神好轉,食欲增加。續服1劑,大便正常,諸證消失,痊愈。
葛根芩連湯治療熱瀉或痢疾,不論有無表證,一般由于內熱所引起的泄瀉、下痢,都有效果。尤其對于兒童患者,治療效果很好。被譽為中藥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泄瀉的同時有“臍腹涼痛”,中醫一般認為這與脾腎陽虛有關系,治療上適合溫補脾腎。這時如果誤用苦寒清熱的藥,反而會加重腹瀉的癥狀。所以葛根芩連湯不適宜寒性泄瀉的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