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問成人,子日:“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主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日:“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翻譯】
子路問怎樣才算是完人。孔子說:“像臧武仲那樣有智慧,像孟公綽那樣不貪求,像卞莊子那樣勇敢,像冉求那樣有才藝,再用禮樂來增加他的文采,就可以算個完人了。”孔子又說:“如今的完人何必要這樣呢?見到利益能想到道義,遇到危險時肯獻出生命,長期處在貧困之中也不忘平生的諾言,也就可以算是完人了。”
【解讀】
此章是討論人格完善的問題。在孔子看來,人能兼具臧武仲、孟公綽、卞莊子、冉求這四種人的智、廉、勇、藝的優點,再加上禮樂的修養,就接近于完人了,這是非常高的標準,世間是難以有的。孔子又說,在現實中能做到重義輕利、勇于擔當,而且要“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也就算是完人了。其“見利思義”的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