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從使用淘寶購物,到京東購物,到網(wǎng)紅帶貨,美團拼團,到現(xiàn)在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到社群團購,到微商,到社交電商,到社區(qū)拼團,似乎一些都在和流量做斗爭,馬云老師提出新零售之后,產(chǎn)業(yè)的不斷升級,掀起了一場巨大的零售變革,黑馬商學院也曾經(jīng)提出:中國商業(yè)社會正在進行大洗牌,中國所有的生意,都值得從做一遍。但是真的那么好做么?需要我們冷靜思考?
電商的興起,成就了天貓,京東,淘寶這些頭部的玩家,當年之爭也是非常的火熱,聚美優(yōu)品,折800,蘑菇街,唯品會等,雖未進入頭部,但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當然在現(xiàn)在看來,能夠IPO的,也快速進入IPO之路,沒有IPO的玩家,船大難掉頭,不斷的孵化新業(yè)務來探索新賽道。
《微商》
我接觸微商,算是最早的一期,微商前身,稱之為微電商,人們把微商比作小型的淘寶,認為是電子商務的一部分。而且微信又是主要的使用工具,所以后來就稱之為微商了。
最早的微商演變很簡單,起源于微博,QQ空間。善于發(fā)展商機的那些人,在微博上開始發(fā)發(fā)廣告,竟然能夠變現(xiàn),而且相對于淘寶更加的精細化,容易操作,就這樣就開始不斷的蔓延開來了。剛好那個時間,微信支付的出現(xiàn),又給微商群體提供了很好的交易平臺,所以微商就把主要陣地集中在了微商上。
容易溝通,而且不需要來會切換APP,直接轉(zhuǎn)賬就能下單,許多人在微信上就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久而久之,微商從早起的賣產(chǎn)品衍生出許多細分領域。越來越廣泛。
《工廠貼牌招代理》
2013年,開始興起時,在于朋友圈,好多人發(fā)現(xiàn),自己不用的東西,在朋友圈一發(fā),熟人轉(zhuǎn)發(fā),就可以把商品,或者二手不用的東西賣掉。最開始在廣州,很多面膜的工廠就看到了這個生意,開始的工廠從代加工變成了貼牌孵化品牌。
做起了代理模式,甚至于五六級,然后從各種貼吧,論壇,微博,等渠道,發(fā)軟文,或者視頻,把流量引入到微信上,(因為微信當初還是聊天的工具,方便成交)。
因為也算是微信生態(tài)孵化的新產(chǎn)業(yè),同時也是國家暫無人監(jiān)管的地帶,微商遍繁衍而生,到達2014年的火爆期,一些大的品牌方或者工廠,還是注重引流手段,比如2014年下半年,(打造個人IP,塑造軟文,買車,買房,跟他做微商賺錢,大牌背書等)。
《社交電商平臺出現(xiàn)》
“社交電商是個偽命題”,什么是社交電商,基于熟人關系,人帶貨,分享種草,我覺得都可以稱之為社交電商,在2015年,這個偽命題仿佛被提出,當時具體什么是社交電商,也沒有一個核心的定義,有人說是微商,有人說是微電商,有人說是社交電商。
2015年當初出現(xiàn)的平臺有,萌店,微店,都是基于開店的形式,但是并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裂變方式,還是基于朋友圈開微店,售賣商品為主,在2015年下半年,云集模式的出現(xiàn),S2B2C的模式,基于商品端,供應鏈可以入住平臺,基于用戶端,用戶只需要花一個會員費,就可以分享平臺上的很多商品,同時分享出去,朋友圈別人購買,還有傭金獲取,這樣的模式,對于微商是一種新的玩法,對于平臺電商,解決了用戶黏性的問題。
《社交電商平臺變革》
除了淘寶,京東,這樣的大玩家,電商在2016年算是變革的一年,一些做的不錯的電商平臺,例如,聚美優(yōu)品,蘑菇街,美麗說,唯品會,楚楚街等,在當時也算是風聲水起,但是頭部玩家肯定不允許自己的產(chǎn)業(yè)被瓜分,加上馬云老師提出的線上+線下的模式,快速崛起的美團,大眾點評,餓了么,在2016年中旬,很多的電商平臺在尋求轉(zhuǎn)型之路,但是也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風口,比如:聚美優(yōu)品陳歐試水共享充電寶,美麗說,蘑菇街的合并等。
《社交電商平臺入圍》
新零售行業(yè),2017年算是“社交電商”這個詞在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對于微商產(chǎn)業(yè)來講,這一年也在接受變革,比如:單品模式是否能夠走長遠,招募代理難,流量獲取貴等一系列問題,這個時間,社交電商平臺出現(xiàn)了,以貝店,云集,環(huán)球捕手,楚楚推為頭部的玩家,在市場大量的招募店主,同時也在這條賽道上不斷的尋找突圍,同時社群也被吵到了風口浪尖,怎么做社群,社群怎么玩,怎么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對很多新入圍的玩家來講,一臉忙然。這些熱詞也是從這個階段被市場所挖掘。
《社交電商平臺爆發(fā)》
2018年初,拼多多的IPO,放佛讓新電商再次出現(xiàn)了商機,同時云集,貝店,楚楚推,環(huán)球捕手399模式的瘋狂招募,短時間內(nèi)GMV破億,也讓很多的平臺展露頭腳,殊不知給品牌貼上來了“傳銷”的字眼,那么社交電商到底是不是傳銷,傳銷又如何定義,2019年初的政策出臺,給很多微商,代購,以及社交電商做了定義。
《社區(qū)團購入圍》
社區(qū)團購早在千團大戰(zhàn)的時期,被資本拿出來瘋炒,如今在新零售時代,又被資本推到了風口浪尖,社區(qū)團購模型簡單,只需要做好本地化群的管理,將周邊三公里的人群加到微信中,依托小程序進行銷售產(chǎn)品,供應鏈使用本地,做好落地配即可,以食享會,小區(qū)樂,十薈團為主的社區(qū)團購也在瘋狂的擴張。
如今,商業(yè)的變化,社交形式的演變,抖音,頭條的介入,5G的到來,VLOG的出現(xiàn),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生意,如今我們看到,360金融進軍社交電商,國美推出美店社交電商,今天的社交電商,仿佛像5年前的微商興起,10年的淘寶興起,以及當年的千團大戰(zhàn)的,其實這些后知后覺的玩家,真的還有很大機會能夠占領屬于自己的一份市場份額么?
資本的推動與介入,誰又能定義下一個10年,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的ofo,只有當大潮退去的時候,你才能知道誰在“裸泳。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技巧,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品牌策劃專家,和媒體KOL進行分享交流,歡迎加入智遠的「品牌外腦」社群,這里有很多案例,和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分享,情報站用于知識沉淀,不定期的線上線下進行專家分享,案例拆解。
關于「品牌外腦」
品牌研究(主定位:品牌 公關 營銷 社交電商 )行業(yè)社群,社群鏈接媒體,營銷策劃,市場從業(yè)人員,有專門的微信社群,知識星球用于知識沉淀,平時大家會不定期分享自己從業(yè)經(jīng)驗,也會有不定期話題探討,比如:社交電商,用戶增長,品牌,未來會有更多權(quán)益,比如線下活動等。再小的個體,都需要組織,等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