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按:157、158、159、162期連續刊發高平先生系列詩話,引發了諸多詩友們的積極討論和肯定。這一期繼續推出老詩人高平先生的詩話觀點。讀讀看。
高平,1932年4月生于北平,山東濟南人。國家一級作家。出版有詩集《大雪紛飛》等19種,文藝評論集《致詩友》等2種,散文集《步行入藏紀實》等3種,長篇小說《倉央嘉措》以及歌劇《二次婚禮》、《向陽川》(合作),電視連續劇《賀龍》(合作),隨想錄《閃念》,釋著《易經詩解》以及《高平詩文精選》、《高平自選集》等。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名譽委員,甘肅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詩歌學會名譽理事。
◎
因為詩是語言藝術的峰頂,所以好詩的語言勝過純金,絕對應當同概念化的、社論性的、新聞式的、訓導型的語言拉開距離,在詩里應當盡力避免使用此類語言。
◎
詩以“攻心為上”,關鍵是要引起人們心靈的共振,增大人們的善心和愛心。
◎
有的人專搞文字游戲,甚至隨意踐踏神圣的漢語,這是和他們游戲人生的態度分不開的。一無善心,二無真誠的人,不論他具有多么發達的想象力,多么會玩兒詞匯,詩也不會同他認親。
◎
緊扣住一點,只挖其深度,不生任何枝蔓,是短詩;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拉開題材的寬度,向縱深發展,就會寫長。詩貴精練,其實寫長比寫短容易。
◎
詩是情感藝術。不論今人、古人、國人、洋人、男人、女人。只要情善、情真、情美、情深,都可能寫出好詩,此外沒有別的標準。詩的高低與高科技、進化論、GDP無關。現在詩危機的要害就在于寡情、假情、矯情、造情,至少是詞勝于情,語言很“漂亮”,就是不感人。
◎
既然稱為新古體,當然就是對舊古體的繼承和發展,但是現在的所謂新古體大多連一千多年以前的水平都遠未達到;有的作者既想寫舊體詩,又不懂也不愿學習格律,更不愿稱自己的詩為順口溜或民歌體,于是叫了新古體。就像一個人不會做飯,又無吃飯館的實力,于是找到了方便面。
◎
我們用舊有的詩詞歌賦形式進行創作,是為了應用于現代,是用舊瓶裝了新酒給現代人喝。而不是借以顯示高雅,展現學問,更不是復制唐宋,致力復古。因此,盡可能選擇使用現代語匯,同時擯棄那些過時的、僵死的、生僻的、極少再用的字詞就是絕對必需的了。
◎
一首詩的形式,是詩人在面對那一個題材時,由他的素養、技能、習慣和情緒決定的。
◎
我國的舊體詩詞,集中了若干年中無數人的智慧和經驗,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漢字的音樂性、精練度的優勢,發揮、發展到了極致,我們能夠用漢字作詩,是最大的幸福和驕傲。(這一點,許多寫新詩的人意識不到,把新詩推入了高度散文化的絕境)也正因如此,今人寫舊體,格律不能丟;丟了它,無異于雨中棄傘,擲金為土,自拆河橋。但有一點必須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那就是廢除平水韻,使用現代韻。
今人寫舊體詩詞,是給今人讀的;今人讀詩詞,是用今天的普通話來讀的。這兩點,是誰都知道的事實。
由于古今字音有所不同,有些韻押得非常規范的詩詞,今人讀來反而不押韻,這沒有辦法,我們不能把古人叫回來重查《新華字典》。而今人寫舊體,依然堅持使用古韻(一般是平水韻),依然讓人讀著不押韻,就沒有理由了。
據我了解,堅持不丟平水韻的人,大概有三種情況:一種是習慣了。這應當給予尊重,讓人家繼續用它寫詩,不必改用新聲新韻。一種是舍不得入聲字讀起來特有的韻味。其實這可以在朗讀時通過技巧的處理來彌補。還有一種是為了顯示有學問,有古漢語修養。這是沒有必要的,詩人固然要有學問,但詩不是用來做學問的,寫得好就行了。
平水韻的音韻在唐代就已經被普遍使用了,但它由皇帝欽定、由官方發布、作為全國必須統一遵循使用的韻典是在宋代。他的編纂者是山西臨汾人,臨汾古稱平水,這就是平水韻名稱的由來。其中難免雜有山西方言的讀音。一千多年過去了,現在的詩人依然不敢違抗宋朝皇帝的圣旨嗎?
◎
有詩友問:寫舊體詩詞用今韻,輕聲字怎么處理?這倒是個少有人提出的問題。
我想,人們在說話時,所有的輕聲字都是讀如平聲的,原本就是平聲的不算,如仄聲字中媳婦的婦,妯娌的娌,果子的子,煎餅的餅等等,單念是仄聲,作為雙音詞時就變為輕聲讀如平聲了。
因此,我的回答是:輕聲字應當作為平聲字來使用。
◎
詩人高艷國的小女兒寫道:“老師說,古時候,一個字代表一個意思,現在,一句話代表一個意思。”正說中了舊體詩與新詩在精煉方面的差距之大。舉兩個典型的例子:前者如元人的小令“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后者如梨花體的“趙又霖和劉又源/一個是我侄子/七歲半/一個是我外甥/五歲/現在他們兩個出去玩去了”。讀前者如飲白酒,讀后者如喝白水。當代的詩人啊,釀不出白酒,制作出啤酒也行,萬不能十句話也說不出一個意思,一點兒酒味也沒有!
◎
在實在推不掉的情況下,我也給詩友寫過一些評論或詩集序言。多數人不太苛求,寫多寫少,寫深寫淺都能滿意地接受。也有人會覺得給他寫得不充分,有的方面還沒有提到,要求再增加字數。
自古以來,詩論的優劣不在長短。我只要寫了想說的話和該說的話,就像是原汁的酒,不管度數高低也不愿往里面兌水了。再說任何文章也不可能把一切都說盡,把什么都說到,只能是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側面,各有各的觀點。還要允許掛一漏萬,甚至持有偏見,對詩歌評論尤其如此。否則一個人一輩子的作品,只要有一篇壟斷性評論文章就足夠了。但事實是,一首詩可以有一百篇評論文章。
宏燈詩話推出當今詩壇評論家作品,歡迎指導批評;您的轉發是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