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婦科學》、《中醫病因病機學》、《中醫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女子月經不調、提前量多的事兒。 之所以聊這個,還是和讀者朋友在后臺給我的留言有關系。 這個人,是我的老讀者了。她告訴我,最近這半年,她的月經開始不規律,一個月兩次,量多,色紅,而且行經時間長。她到醫院去,確診為功能性子宮出血。 我問,舌頭紅不紅?舌苔黃不黃?脈搏快不快? 她說,全中。而且,心煩易怒、口苦耳鳴。 我告訴她,雖然不能確診,但是要考慮肝火的問題。 肝火一升,氣血皆亂。在她這里,就是月經亂套了。
現在,我把這個道理簡單給你說說。我想讓這位讀者了解得更詳細一些,也讓有同類困擾的朋友,有一個參考。
你記住啊,女子的月經,和肝之間有密切聯系。肝藏血。女子以肝為先天之本。肝血下注沖脈,是月經形成的直接原因。肝,本來就管月經。這沒啥好說的。
但是,女性就是這樣,思慮較多,也頗為敏感。這就難免導致肝郁氣滯。肝郁日久,則化火。肝火內熾,熱迫血行,擾亂了肝藏血、行經的規律。肝血不藏,累及沖任胞宮,這就形成了月經提前、量大的現象。
當然,我說的這些,只能是導致月經量大、提前的原因之一。脾虛和腎虛,同樣可以導致。這我以后再說。
肝郁化火,熱迫血行,導致月經量大提前的患者,往往有一些伴隨癥候,比如說舌紅、脈弦數、苔黃、口苦、頭暈耳鳴、心煩易怒、睡眠不安、眼眶脹痛等現象。這些,都是相對典型的肝郁化火的表現。還有一些,可能伴隨乳房、胸脅、少腹部位的疼痛。這是肝膽經循行位置所決定的。這類人的月經,量很大、色鮮紅,從外觀上就能看出來。
總而言之,這類患者的問題,就在于有肝火。而且是在肝火的作用下,她的氣血運行出現了逆亂。
這個時候怎么辦?我們需要疏肝解郁、清肝火,涼血止血。
在這方面,中醫可以用的方藥很多很多。在這里,我想和你分享一張配伍。這是早年成都中醫學院張新渝前輩,在一則驗案里用到的。我覺得挺好,所以收錄起來,珍藏至今。
我給你念叨念叨,你看看吧——
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實10克,梔子15克,黃柏15克,龍膽草15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槐花15克,白茅根20克,旱蓮草20克,甘草5克。水煎服。
什么時候服呢?就是經期前三天服用,連續服用3個周期。
這個配伍,我說一下基本意圖。
它其實是四逆散的加減。柴胡、枳實、白芍,這就有四逆散的意思。我前面講了,肝郁化火,是這類患者的根本問題。柴胡和枳實,疏肝氣,解肝郁。白芍,用于涼肝柔肝,平肝陽。在這個基礎上,梔子、黃柏、龍膽草清肝火、降三焦熱邪。丹皮、生地,涼血養陰?;被ā酌└?、旱蓮草,涼血止血。就這樣,患者肝郁得解,肝火得清,血熱得化,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我個人感覺,這是應對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所致月經不調的合理驗方,值得業界朋友來學習體會。
當然,有人看到這里,可能會暗自高興:文老師都把方子說出來了,我就照著吃吧!我覺得,這么想不對。我現在說的,是一種業界經驗。它不見得完全適合某一個人。正如我前面所說,引發這個毛病的原因,還可能在腎,還可能在脾,還可能在于別的其他什么因素。所以,絕對不能盲目用方。非專業讀者,你看到以后,了解這個事兒的基本道理,即可。若想借鑒應用,必須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進行。專業人士,你看到以后,最好也做個收錄。我個人感覺,肝郁化火導致月經不調的人,是非常常見的。
好了,關于這個事兒,我就說這么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希望可以為你帶來一點幫助、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