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曾經巍峨莊嚴的大佛,幾百年來在人們的視野中悄然神秘地消失?
曾受眾多香客頂禮膜拜的蒙山大佛(位于中國山西省太原市),也稱西山大佛,在被重新發現時,佛頭已經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風化嚴重。
蒙山大佛建成于北齊時的公元551年,是我國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元代以后,蒙山大佛神秘“失蹤”。
直至六百多年后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才被山西太原當地一個叫王劍霓的老人發現。
蒙山大佛依山鑿制,由于年久風雨剝蝕,巖石表層風化嚴重,況其外露高大的胸頸部剝落之處還長出小樹蒿草,使得它失去了原有的風采。
到了2008年,蒙山大佛修復初步完成。蒙山大佛現場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
佛像全高六十多米,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歷史,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
大佛的頭部已經遺失了,露出的高高的胸部,胸部以下埋在土石之中,土石厚達數十米,現在看到的整個佛身是后來挖土漏出來的。
這尊大佛為何而建,又為何被破壞得如此嚴重,它的身上被蒙上了太多像謎一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