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冬后,人們紛紛陷入了對自家植物能否順利過冬這一問題的擔憂,終日密切關注天氣動向的目的地就是為了能夠趕在溫度驟降前及時把盆栽搬回溫暖的室內,只是有時大家忽略了一點,即并非所有植物都一樣畏寒,就拿下面四種植物來說,它們不僅能充分抵御寒風的突襲,繼續如常生長,適度的挨凍還有助于之后花苞的萌發。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兒?
第一種,繡球。花形嬌美的繡球有個特點,即每當植株長至兩年左右,本該繁茂盛開的植物,花量便會大幅減產,究其緣由,多與修剪和低溫處理有關。
首先,必要的修剪會催發植株的活力,避免養分的不必要消耗,于花期時將肥力主要用作花芽的轉化、花苞的萌發。其次,繡球的耐寒性尚佳,可于高達零下8℃的條件下正常生長,短暫的挨凍將促使側芽大量向花芽分化,直接提高花朵的產量。
第二種,芍藥。原本覺得繡球已算耐寒花中的佼佼者,誰知芍藥的抗凍性更勝一籌,只要氣溫保持在零下10℃以上,即使不專門把盆栽從室外搬回室內,它們都能安全越冬,這樣一來,某些省市即可于寒冬臘月里如常地栽芍藥,盆栽的話,露養也沒有一點問題。
第三種,鐵線蓮。作為耐寒花家族里的王者,鐵線蓮完全可抵擋住來自零下20℃寒意的威脅,很多時候為了達成刺激花芽春化的目的,人們多會刻意的凍一凍植株,事實表明,經過低溫處理的植株,此后都將正常的萌發花芽和花苞,成效顯著。
第四種,迎春花。令人意外的是,迎春花也需經由刻意的低溫春化才能更好地煥發生機,根據經驗來看,大家不用回搬盆栽,直接讓其在室外過冬就行,植株不僅不會因低溫影響凍傷凍死,反而可在開春氣溫逐漸升高后快速的生長起來。
小花認為,植物是否該盡早由室外搬回室內,主要取決于它們的生長習性,很是畏寒得越早動手越好,相對抗凍的可稍微推遲一段日子,等氣溫徑直降低到植株難以耐受的程度再行動。
以茶花為例,雖然這是典型的南方植物,但植株遠比人們想象得更加耐凍,大約15天左右的低溫對待將有效緩解可能發生在冬春時的落蕾、消苞問題。當然,上文中提及的幾種植物也是一樣,12月前挨凍幾天,過后將大量萌發花苞,可比純粹的施肥管用很多。